光大銀行重慶分行:黨建引領促發展 金融賦能創新局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光大銀行重慶分行迎來了扎根巴渝大地的第29個年頭。
29年來,光大銀行重慶分行深入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黨建為引領,緊扣黨中央決策部署,聚焦重慶區域經濟發展脈搏,著力服務實體經濟和重點領域,助推國家重大區域戰略,發力“金融五篇大文章”,積極參與“現代制造業集群”建設,認真落實房地產和小微企業兩項融資協調機制,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發展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以金融之筆,努力書寫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截至2025年5月末,該行存貸款規模突破1900億,連續十四年獲重慶市A級納稅企業稱號,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突出“一條主線” 高質量黨建打造“紅色引擎”
光大銀行重慶分行始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緊扣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豐富黨建形式,讓“紅色基因”融入發展血脈,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
——“理論宣講+實地教學”。該行通過分行黨委“第一議題”學習、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研討學習、黨委委員講黨課、外部專家輔導講座、支部“三會一課”等形式,多管齊下、學深悟透。
——“頭腦學習+身心活動”。近年來,該行堅持把黨建與各類活動深度融合,持續增強黨建對業務的引領。如以“緊跟黨的步伐·重溫百年歷程”為主題,將“健步走打卡”與“黨史學習闖關”相結合,寓教於行,讓黨史學習教育“動起來”。
融入發展大局 緊跟政策導向
作為“金融央企國家隊”,光大銀行重慶分行心懷“國之大者”,通過助推國家重大戰略和服務重慶區域經濟重點領域,將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經營發展的各個環節,把黨建成果不斷轉化為發展成果。
2020年1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2024年,《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4年重大項目清單》發布。光大銀行重慶分行錨定清單,以總行和重慶市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為指引,全力支持相關重大項目建設。鐵路、公路、港口、軌道、倉儲等基礎設施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發展基礎。
該行緊跟重慶市及各區縣投資運營主體的投融資需求,對相關項目建立會商機制,加快金融支持落地見效。截至2025年5月末,光大銀行重慶分行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金融支持覆蓋公路、鐵路、港口、水庫、園區等領域,累計投放超50億元,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交通物流網建設扎實推進。
該行聚焦重慶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大力支持高科技“新星”產業發展,推動重慶市“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建設和電子、材料等產業鏈發展,並積極參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布局,發揮光大“全程通”產品優勢,全力支持“渝車出海”。
同時,光大銀行重慶分行積極參與重慶市政府力推的智能網聯汽車相關項目,為相關民營企業提供授信支持。到2025年5月末,該行汽車產業鏈授信余額突破140億。
支持民營企業 服務實體經濟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光大銀行重慶分行認真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持續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5年5月末,該行民營企業貸款余額近150億元,增幅超17%﹔民營企業貸款戶數較年初增長接近100戶﹔民營企業新發放佔比接近50%。
以黨建引領金融支持民營企業。光大銀行重慶分行通過專題學習會、行辦會、黨課學習等多種形式,提高政治站位,引導分支行加強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壓實主體責任。落實兩項融資協調機制,繼2024年落地重慶市首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貸款項目后,截至2025年5月末,該行累計支持房地產白名單項目21個,投放金額超34億元,累計為769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86億元貸款。
因應民營企業通過數字化手段提質增效的需求,該行創新金融產品,著力提升金融產品服務能力,積極推廣面向“專精特新”企業的線上化產品“專精特新企業貸”,利用技術手段提高審批效率、優化使用體驗,充分發揮產品的模型審批、自主提款、隨借隨還的特點,有效滿足企業融資需求短小頻急的訴求。截至2025年5月末,該產品累計發放近10億元,貸款余額突破3億元。
此外,光大銀行重慶分行擴大“無還本續貸對象”范圍,主動向企業宣傳針對中型企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的個性化續貸政策和操作指引,把支持民營企業的相關政策落到實處。截至2025年5月末,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無還本續貸余額近13億,有效減輕了企業還款壓力,保障企業資金最大限度投入到經營周轉。
提升服務質效 做好“五篇大文章”
近年來,光大銀行重慶分行立足“光大所能”,聚焦“國之所需”,響應“民之所盼”,奮力書寫金融“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精准滴灌實體經濟重點領域。今年一季度末,該行科技金融貸款增速達到18%。截至2025年5月末,該行科技型企業貸款、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分別較年初增長約5%和25%,專精特新企業授信增速超10%。
普惠金融為小微企業注入金融活水。該行持續推動重點領域普惠金融支持,大力支持鄉村振興,創新推進涉農金融,將金融賦能鄉村振興發展與新時期新階段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緊密融合。2024年,該行發行重慶地區首支鄉村振興票據1億元,為相關企業在鄉村振興領域的投入提供了保障。截至2024年末,該行涉農貸款余額近55億元,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超11億元。同時,該行加大對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的支持,持續推進高標准農田模式化項目,截至2025年5月末,高標准農田項目余額近2億元。
綠色金融落實生態優先,積極與長安等車企建立深入合作,並將金融服務拓展至上游配套及下游經銷商網絡,截至2025年5月末,分行綠色金融貸款余額近100億元,較年初增幅超20%。
數字金融強化賦能民生領域。該行發揮“光大雲繳費”的品牌效應,持續拓展服務覆蓋面,提高雲繳費平台在司法、教育等場景的服務能力,助力法院案款順利支付、上線9所高校非稅代收項目,還將協助相關部門開展資金監管。近日,該行協助重慶某法院開發的線上化系統正式上線,將有效解決非法集資涉眾案件的案款登記和兌付難題。
養老金融帶動綜合服務能力提升。在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的支持下,該行不斷優化社保卡發卡服務流程。2024年,該行成為重慶地區首批使用三代社保卡移動發卡設備的銀行。截至2025年5月末,該行配置的移動發卡設備已覆蓋重慶市14個轄區,4家網點獲得總行“適老化服務特色網點”稱號,並在重慶主城和萬州設立了2家“養老金融服務中心”,養老金融服務范圍進一步拓展。此外,該行還向養老產業鏈上游主動延伸金融服務,致力於支持大健康產業發展,截至今年5月末,該行醫療醫藥領域授信余額超40億元。
旗幟引領方向,實干開創新局。展望未來,光大銀行重慶分行將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黨建引領業務發展,切實履行“金融央企國家隊”的社會責任,以“金融所能”服務“重慶所需”,進一步為縱深推進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注入金融動能。(李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