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下庄村:一場院壩會 議出鄉村治理“新密碼”

6月27日,巫山縣竹賢鄉下庄村,村黨支部書記毛相林家干淨的院壩裡,幾條板凳有序擺放。一場別開生面的“庄事好商量”院壩會在這裡熱烈開場。
這場看似尋常的院壩會,正將群眾的“低保名單、產業管護方案、收益分成比例”等問題清單,悄然轉化為人人點贊的“幸福答卷”。
下庄村組織召開“庄事好商量”院壩會。巫山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一場會議 院壩成“民主課堂”
“大家同意柑橘產業收益分成比例的這個最終決定不?沒有人反對的話,我們就舉手表決通過!”27日,在“庄事好商量”院壩會上,主持人的話音剛落,幾十雙手齊刷刷舉起,在陽光下映出基層民主決策最鮮活的模樣。
這一幕,恰似歷史的回響——二十多年前,為修下庄“天路”,村民黃會元不幸墜崖犧牲,全體村民在靈前含淚表決:“路,一定要修!”如今,這份破釜沉舟的決心,化作“自己的事自己議、自己定、自己辦”的自治基因。
時間回溯到2021年,下庄村進入建設快車道,公路、水廠、房屋風貌改造等工程熱火朝天,但隨之而來的矛盾糾紛也讓村干部應接不暇。
如何破局?“大家都有想法,干脆開會敞開說!”毛相林的提議,瞬間點燃了村民議事的熱情。
在“庄事好商量”院壩會上,村民們暢所欲言。大家共同制定《下庄村議事目錄》,明確43類村級協商事項,並約定“收集、研判、計劃、協商、辦理、評價”六步流程。村民代表、村支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公司代表和利益相關村民紛紛參與協商。同時,將人人參與協商寫入村規民約,設立積分獎勵機制,“金點子”當場加分,季度可兌換洗衣粉、紙巾等獎品。
如今,下庄村民“線上線下”議事參與率超95%,院壩成了村民們的“民主課堂”。
一張清單 架起干群“連心橋”
“以前總擔心事情辦不好,現在看到清單的顏色,心裡就有數了!”村民彭仁鬆指著微信群裡的綠色、藍色、黃色、橙色等“四色”辦理清單感慨道。
每周,下庄村村支兩委都會通過“巫山小院家”、微信群和公示欄等線上線下渠道公示清單,辦理人、辦理時限、進展和結果一目了然。綠色代表已辦結,藍色代表正常辦理中,黃色表示辦理有困難,橙色意味著暫時無法辦理。
今年4月的低保評議會上,有村民質疑某戶不符合低保標准。村干部當場展示該戶務工收入、孩子學費、母親醫療支出等詳細情況,不僅打消了疑慮,還讓大家看到了這家人的孝心。
對於黃色、橙色事項,村干部每月在群眾會上“過堂”——通報進展、解釋原因、接受質詢,將“糊涂賬”變成“明白賬”。
這一公開透明的機制,有效激發了村民參與治理、共克難題的熱情。
在今年一季度,“小院家”線上積分兌換就曾因積分過高、物資儲備不足而進度滯后,清單一度標記為黃色。關鍵時刻,村民主動提議線上積分折半兌換,得到大家響應,3萬余積分順利兌換,清單也隨之由“黃”轉“綠”。
正如毛相林所說:“在老百姓面前不藏著掖著,有困難講明白,反而能贏得理解,還能收獲金點子。” 下庄村的這一份清單,不僅晒出了村務進展,更晒出了干群之間雙向奔赴的信任。
一套體系 激發治理新活力
“亨星,那兩兄弟因為地界吵起來了,你快過去協調!”5月初的一天,村民的求助電話打到學苑小院院長楊亨星那裡。
楊亨星迅速趕到現場,耐心傾聽事情原委,還請來兩兄弟的長輩一同勸解。半小時后,雙方各讓一步,地界糾紛圓滿解決。
這高效的調解,得益於“鄉—村—院落”三級協商體系。鄰裡糾紛、衛生維護等“雞毛蒜皮”的小事,由院落長在源頭化解﹔關乎全村發展的“大事”,則通過村級“庄事好商量”院壩會集體決策。
今年初,下庄柑橘園的管理模式引發爭議。原本由公司托管,村民享受分紅,種植大戶老劉提議讓村民各自管理,這一建議引發不同意見。
竹賢鄉黨委政府迅速組織協調,請來公司負責人與村民面對面協商。經過熱烈討論,多數村民傾向自行管理。最終,公司尊重民意,承諾本季柑橘售完后退出,並放棄追究違約責任。
為解決村民單干面臨的柑橘產業管護技術難題,毛相林還邀請縣農業農村委專家定期指導,補齊管護短板。
“三級協商讓村裡事務各歸其位,辦事效率和群眾滿意度都大大提高了。”毛相林笑著說,以前村干部像救火隊員,現在分級協商解決,就能騰出精力謀項目抓發展。
院壩裡的板凳還在傳遞溫度,四色清單仍在記錄承諾,三級協商持續凝聚共識。下庄村用最朴實的智慧,將“問題清單”寫成“幸福答卷”,把“雞毛蒜皮”匯成“治理長卷”。當每場會議都成為民意的“發聲台”,每張清單都化作行動的“承諾書”,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振興圖景,正從下庄村的院壩走向更遼闊的未來。(巫山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行進中國丨影像上“雲” 醫檢互認
- “本以為又要做一遍檢查,沒想到通過醫檢互認,節約了3000多元的檢查費,還省時省心。”6月12日,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重醫附二院”)江南院區神經內科病房,從彭水縣陪同岳父陳華來此看病的孫成波,對就診便利度豎起了大拇指。…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