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賦能·智領未來
青山工業與深藍汽車技術開源共享生態建設

當前,電動汽車存在低溫續航短、低溫充電慢、低溫動力弱等痛點,這嚴重制約了新能源汽車在北方極寒地區的推廣使用。深藍汽車在行業首創的微核高頻脈沖加熱技術,於2022年首發量產以來已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並榮獲了第二十五屆中國專利金獎的榮譽。今年5月,深藍汽車宣布將“微核高頻脈沖加熱技術”專利群全部開源給社會。此動作,將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和行業技術創新。青山工業作為深藍汽車微核高頻脈沖加熱技術開源應用的供應商,未來,將攜手深藍汽車共同構建開放、共享的產業生態。
突破創新解行業難題
新能源汽車低溫下的性能衰減問題一直是用戶關注的重點問題。
原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現任吉林大學汽車底盤集成與仿生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高鎮海表示,“當前行業的主要思路是通過電池加熱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將電池溫度提升起來,從而來提升充放電能力。行業內普遍採用的PTC加熱、水循環加熱和加熱膜加熱等外部傳導加熱方法,存在整車成本增加、系統布置復雜可靠性降低、加熱效果不均勻等問題。”
為解決這一痛點,深藍汽車首創微核高頻脈沖加熱技術。據深藍汽車動力平台中心總經理、先進電池研究院副總經理杜長虹介紹,該技術可實現電池快速自加熱,有效避免加熱過程車輛抖動。首創“脈沖加熱+余熱回收”的電池低溫加熱策略,解決電機熱風險,進一步提升熱能利用率。
高鎮海表示,深藍汽車的微核高頻脈沖加熱技術是首次在電動汽車上實現脈沖加熱技術,開創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快速加熱技術的先河,相比原有技術在加熱速率方面提升了200%以上,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平。在行業影響方面,該技術填補了新能源汽車電池快速自加熱技術的空白,有效解決了新能源汽車低溫性能衰減的行業難題,引領國內外新能源汽車脈沖加熱技術的突破。
技術應用提升汽車安全性能
青山工業作為深藍汽車微核高頻脈沖加熱技術開源后的應用商,運用該技術與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汽車產品進行完美配套。
青山工業副總經理,兼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傳動技術研究院院長王海兵表示,高頻脈沖加熱技術是利用電驅系統已有的電機定子電感特性和功率器件快速通斷的特性,通過軟件控制策略在電池內部產生脈沖電流,利用電池在低溫下內阻遠大於常溫的電化學特性,當高頻交變的大電流通過電池時,由內阻產生焦耳熱,從而實現電池自加熱和電池快速升溫。無需額外增加電池的熱管理回路來實現電池加熱功能,零硬件成本便可在不同型號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進行功能搭載。
為更好地適配客戶需求,電驅系統還具備脈沖電流自適應調節功能,可根據整車電池管理系統實時提供的控制參數自適應調節脈沖加熱電流,實現同一個電驅系統,適配不同的整車、不同的使用場景。
“安全是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時最為關注的因素之一。青山工業應用高頻脈沖加熱技術保障電池安全,避免電池加熱過程中車輛抖動和非預期行車的風險。”王海兵說。
經搭載實車驗証,深藍汽車的脈沖加熱技術可以實現-30℃低溫環境下電池溫升速率超過4℃/min,相比原來的外部加熱方法加熱速率提升了200%以上,可以實現車輛低溫下的動力性能提升55%以上,充電時間縮短30%以上。經統計,截止2024年冬季,微核高頻脈沖加熱技術在深藍用戶使用過程中已默默開啟超10萬次,為用戶節約超3.6萬小時補能等待時間。
技術開源共建共享生態
今年5月,深藍宣布開源“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安全關鍵技術專利群(112項)”和“微核高頻脈沖加熱技術專利群(50項)”。
杜長虹說:“做出開源決策的初衷和我們研發這些技術的初衷是一致的,首先是為了幫助更多新能源車用戶解決最關心的問題,比如低溫難題,續航焦慮,新能源車自燃等熱失控安全事故。同時,推動新能源行業整體向上,推動科技平權。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方式,長遠來看,絕不是技術壟斷。正確的方式是一方面要持續創新,比如深藍汽車在這兩大開源技術專利群的基礎上,仍在推動技術不斷進階,計劃在2027年前,以AI賦能深藍動力系統,實現性能躍遷。此外,在智能化、AI、底盤技術方面也在全面進化。另一方面,要主動構建有利於技術創新的產業生態,形成產業鏈伙伴協同創新的創新集群。技術保護的目的是保障研發回報,激勵長期投入。然而創新技術帶來的效益並非僅僅是專利收益。通過對成熟技術的開放共享,可以吸引生態伙伴加入創新循環,擴大技術應用場景,促進技術的持續進階,使技術護城河從‘封閉高牆’變為‘開放活水’。”
未來,青山工業與深藍汽車將在智能化、電動化領域深入合作。深藍汽車將組織相關技術團隊,為青山工業提供微核高頻脈沖加熱技術落地應用的技術支持,確保順利實現產品的搭載應用,並提供后續保障服務。雙方將繼續深化相關技術交流,保持開放合作關系,創造更多合作創新的可能性。青山工業將在服務好深藍汽車生產的同時,把最好的技術向外部推廣,為客戶提供最有價值的服務。(曾英豪、唐文蕤、付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巫雲開高速全線建成通車
- 人民網重慶7月1日電 (陳琦、劉敏)7月1日,作為支撐渝東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交通大動脈——重慶巫溪至開州高速公路(下稱“巫雲開高速”)巫溪樞紐至沙市互通段建成通車,並於當天15時向社會車輛開放通行。至此,全長118.6公裡的巫雲開高速全線建成投用。…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