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三峽杯”鮮食玉米品鑒選優交流會在璧山區舉行

展示的香甜玉米。蘇慶攝
聽說過“甜咸豆花”“素葷粽子”,那“甜糯玉米”又該如何抉擇?
7月1日,重慶市第三屆“三峽杯”鮮食玉米品鑒選優交流會在璧山區健龍鎮新石村舉行。來自重慶市內外多家品種選育單位、科研院所、種子生產企業的不同風味、不同外觀的三大類300余個品種參評,讓現場食客大飽口福。
田壟旁、荷塘邊,一列長桌上擺滿玉米,清甜的香味在烈日裡氤氳。嫩白如玉的糯玉米、粒粒金黃的甜玉米、“楚楚動人”的紫玉米、如珠寶鑲嵌的彩玉米……每一種品類前都有食客仔細咂摸。
評比環節,專家們按照依據國家相關標准(如外觀品質、蒸煮品質等)開展量化盲評,經過現場品鑒評審,參照農業行業標准評選出具有品質高、口感好、柔嫩性和較強市場潛力的鮮食玉米品種。
其中,“閩雙色8號”獲第三屆“三峽杯”鮮食甜玉米特等獎,“美玉23”獲得第三屆“三峽杯”鮮食糯玉米特等獎,“彩甜糯520”獲第三屆“三峽杯”鮮食甜糯玉米特等獎。
隨后,首屆重慶市璧山區“璧玉”鮮食玉米大會技術培訓會舉行。活動邀請到四川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博士汪青軍做專題培訓,為玉米種植大戶們帶來以《鮮食玉米育種及其在重慶的推廣應用》的專業分享。
“縉雲山能在調節溫度上起作用,璧南河又為種植提供水源,最主要的還是健龍鎮新石村的土壤肥沃。”汪青軍表示,將繼續優化品類,從品質、“顏值”、產量等維度擇優選擇,讓更優質的鮮食玉米從璧山走向全國。
“本次活動是對鮮食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的探索,是推動農業科技交流、促進產業提質增效的重要平台。”璧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活動旨在推動重慶市鮮食玉米產業的發展,發掘和推廣優質鮮食玉米品種,提高重慶市鮮食玉米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表彰推動全市鮮食玉米產業發展中努力創新、追求卓越的育種單位和生產企業,引導農民“用好種、出優品、賣好價”,提高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據了解,重慶市鮮食玉米面積從30萬畝發展到60萬畝左右,分布從海拔200米到1400米,供應周期從5月至10月,形成了“糯玉米為主,甜玉米為輔”的格局,全市鮮食玉米產量近50萬噸,產值近11億元,並形成了潼南、綦江、奉節、璧山、酉陽等享譽全國的鮮食玉米生產基地。(黃亞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巫雲開高速全線建成通車
- 人民網重慶7月1日電 (陳琦、劉敏)7月1日,作為支撐渝東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交通大動脈——重慶巫溪至開州高速公路(下稱“巫雲開高速”)巫溪樞紐至沙市互通段建成通車,並於當天15時向社會車輛開放通行。至此,全長118.6公裡的巫雲開高速全線建成投用。…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