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圖

不斷蠶食亞高山草甸,難固土防沙涵養水源

雪寶山瘋長的日本落葉鬆有點“煩”

2025年07月03日08:20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7月2日,重慶雪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十裡坪,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日本落葉鬆帶來的煩惱。記者 張春曉 攝/視覺重慶

7月2日,重慶雪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十裡坪,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日本落葉鬆帶來的煩惱。記者 張春曉 攝/視覺重慶

7月2日清晨,一夜狂風暴雨后,雪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十裡坪霧靄沉沉。

一株株日本落葉鬆挺立身姿,連綿成綠色的海洋,環繞著如地毯般的亞高山草甸。草甸邊緣,許多新生的日本落葉鬆在草叢裡探出頭,迎風茁壯成長。

看著生機勃勃的日本落葉鬆,雪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事務中心(以下簡稱管理事務中心)二級主任科員王雷卻愁眉不展,“經過30余年的自然擴增,大面積的日本落葉鬆純林已對周邊生態造成了嚴重影響。”

30多年前栽植約兩萬畝

日本落葉鬆,顧名思義是一種原產於日本的物種,主要分布在日本本州中部和關東等地。

20世紀90年代初,雪寶山進行大面積植樹造林。日本落葉鬆因其生長速度快、繁殖能力強、適應性強、樹形美觀,成為雪寶山植樹造林的首選樹種。

“從1991年到1994年,我們在雪寶山上栽下了約兩萬畝日本落葉鬆。”李均平任職雪寶山護林員40余年,當年正是他與許多林業人將日本落葉鬆栽植在了雪寶山連綿的山巒裡。

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的日本落葉鬆,對改善雪寶山的生態環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只是,其生長速度和擴增速度遠遠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期。

“一年要長高1米多,樹徑每年增加1至2厘米。”李均平的兒子范美勇如今也從事著雪寶山護林員的工作。

他告訴記者,日本落葉鬆母樹結籽量大,適應性和繁殖能力極強,飛籽就能成林。30余年來,日本落葉鬆的生長區域已遠遠超出了原本植樹造林的區域。目前,雪寶山的日本落葉鬆純林面積約2.3萬畝。

生長太快嚴重影響生態系統

雪寶山的日本落葉鬆林地面積依然在不斷擴大。

距離十裡坪約20分鐘車程,趙家坪亞高山草甸邊緣,一叢3年樹齡左右的日本落葉鬆正在快速生長,不斷蠶食著亞高山草甸植被的生長區域。

拔起一株日本落葉鬆,王雷除去根部的泥土,“你們看,日本落葉鬆是典型的淺根系植物,抗風力差,固土防沙、涵養水源的作用極其有限。”

不僅如此,日本落葉鬆生長過程中對土壤的肥力和水分要求較高。大面積生長的日本落葉鬆讓雪寶山的土壤日益貧瘠、水資源日益緊缺。

更為嚴重的是,飛籽成林的日本落葉鬆大面積侵入雪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亞高山草甸生態系統,入侵面積超過8000畝。

日本落葉鬆對雪寶山生態系統的破壞,並不局限於亞高山草甸。在十裡坪亞高山草甸一側的山坡上,密林深處,鬆針層層疊疊。

“你看,最底下的這一層鬆針,至少是5年前的,至今沒有腐爛。”王雷介紹,在日本落葉鬆純林裡,林下植被難以生存,生態環境單一、野生動物缺乏食物來源,種群數量急劇減少。

多措並舉但治標不治本

日本落葉鬆的快速擴張,已對雪寶山原始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影響和傷害。可是,要解決這一問題卻並不容易。

“如此大面積的日本落葉鬆,全部砍伐不現實。”管理事務中心主任楊泉介紹,前年,管理事務中心向市林業局提請了《關於採伐日本落葉鬆母樹及病腐木的請示》,對雪寶山亞高山草甸擬修復試點范圍內散生分布的日本落葉鬆母樹及病腐木進行採伐,採伐區域面積約300畝。

管理事務中心每年還試驗性地對入侵亞高山草甸的日本落葉鬆結實母樹、病腐木、幼樹幼苗進行清理。

在每年清理侵入亞高山草甸的日本落葉鬆幼苗的基礎上,管理事務中心正在開展亞高山草甸保育及修復試點:補植補播適合草甸生態的本土原生草甸植被,如黨參、天麻、百合、柴胡等﹔逐步恢復小微濕地群、促進蘚類植物及原生植被群落生長,吸引草食動物及蛙類、兩棲爬行類等有益動物回歸﹔收集保護區周邊區域原生亞高山杜鵑品種,開展繁育及野外回歸試驗,逐步代替草甸內日本落葉鬆純林……

“雖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但都是治標不治本。”楊泉坦言,對於如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日本落葉鬆對雪寶山原始生態系統造成的嚴重影響和破壞,管理事務中心還在繼續尋找答案。(記者 陳維燈 周傳勇)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