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動態

基金規模10億!巴南設立“企業硬科技培育基地”基金

2025年07月24日10:12 |
小字號

7月21日,巴南成功設立“企業硬科技培育基地”基金,基金總規模10億元,將結合巴南區五大產業集群的產業鏈資源優勢,通過整合多方資源,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資本+資源”動能。

國企聯動聚勢賦能 企業硬科技培育基地基金落地

今年以來,巴南區積極響應國家關於發展壯大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部署,在相關政策指引下,通過設立專業化基金、建設培育基地等舉措,推動金融資源向硬科技領域精准傾斜。巴南區屬國企重慶市南部新城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投集團”),聯合重慶市產業母基金,撬動市外資本來巴南參與股權投資,並與深圳市人民厚朴私募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民厚朴”)共同發起設立的硬科技產業基金—渝科民朴基金落地巴南區,基金總規模10億元。

該基金是在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工信部電子一所)和巴南區人民政府共建全國首家“企業硬科技培育基地”的合作背景下,引入人民厚朴為管理人的市場化、專業化的硬科技產業基金。人民厚朴是人民網與厚朴投資聯合打造的基金管理平台,管理多支科技、消費類產業基金,具有專業的投資能力與良好的投資業績。

2024年4月12日,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工信部電子一所)為巴南區授牌,在重慶數智產業園設立“重慶企業硬科技培育基地”“工信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重慶工作站)”“工信部電子專利中心(重慶工作站)”,全國首家“企業硬科技培育基地”正式成立。在此基礎上設立渝科民朴基金,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通過硬科技屬性評價,知識產權指導等,專注於為上交所培育科創板擬上市企業庫。

“投資+孵化”破局攻堅 產業投資賦能硬科技生態構建

該基金將在國家工信部實施“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 硬科技企業培育基地”專項試點的基礎上,建立與上海証券交易所常態化合作機制,落實國家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系建設重點任務要求,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資金鏈、圍繞資金鏈布局政策鏈,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建設 ,破解以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體系與產業科技創新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加大對產業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新興產業創新發展。

相比傳統私募基金,渝科民朴基金主要採用“投資+孵化”模式,為硬科技項目轉化和企業成長提供有力支撐。該基金將結合巴南區五大產業集群的產業鏈資源優勢,通過整合多方資源,優化資金配置,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硬科技前沿技術研發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有效緩解長周期、高投入項目的融資瓶頸,助力科技創新,為巴南區建設成渝硬科技高地、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注入資本新動能,為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核心產業集群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資本活水精准滴灌 借力蓄能驅動區域產業能級躍升

近年來,巴南區緊扣“1246”現代制造業產業集群體系鞏固延伸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穩步邁進,全國首個“企業硬科技培育基地”成功落戶,科技型企業總量居全市第1。

同時,“一區五城”建設加快推進,“五大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總產值雙雙突破1000億元大關。重慶國際生物城入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列入首批“國家戰略型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重慶數智產業園獲評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騰龍5G數據中心納入國家“東數西算”成渝節點數據中心集群。

渝科民朴基金作為專注於硬科技領域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該基金的落地不僅標志著巴南在“硬科技產業+金融創新”融合發展上邁出重要一步,也為助推重慶硬科技產業發展注入了“資本活水”。

下階段,巴南區將以渝科民朴基金為重要抓手,憑借“資本賦能+生態協同”組合力量助力企業攻克硬科技領域的關鍵技術難題,通過“股權投資+資源對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進程,推動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突破發展瓶頸。通過整合各方資源,促進重慶硬科技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為全市硬科技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與國際化進程提供可復制的“巴南樣本”。(袁啟芳)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