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數字水利行業技術交流會在渝召開

交流會現場。周子貴攝
人民網重慶7月24日電 (記者胡虹)24日,2025數字水利行業技術交流會在渝召開。本次交流會以“技術賦能水利 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旨在深入貫徹落實水利部數字孿生水利建設現場會會議精神,並通過搭建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台,推動數字技術與水利業務深度融合,為水利行業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交流會由重慶市水利學會主辦、重慶比特數圖科技有限公司承辦,重慶科技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協辦。100余名來自政府部門、科研院校、領軍企業的行業權威專家齊聚一堂,圍繞數字孿生體系建設、智能裝備應用、防汛減災技術等前沿領域展開深度交流。
會議邀請了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劉杰正、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周晉軍、重慶科技大學教授劉洋、重慶交通大學教授徐煒等8名專家學者分別以《堤壩險情智能巡檢四足仿生機器狗系統與立體感知技術及實踐》《基於多傳感融合的水利監測裝備與預警技術》《數字孿生智能泵站關鍵技術與應用》《面板堆石壩安全監測現狀分析及前景展望》《中小流域洪水預報及水庫防洪調度技術難點思考》《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平台案例分享》《激光可視化成像技術在水利行業應用探索》《基於無人設備的河道污染預防技術研究》為主題作了專題分享,涵蓋智能巡檢、監測預警、數字孿生、水庫管理等多個領域。
會上,重慶比特數圖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向其權向參會嘉賓介紹了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平台,平台以“四全”“四制(治)”“四預”“四管”為核心框架構建,以區(縣)域為單元,創新構建“統籌方案編制、統一體系架構、全域數據共享、集成矩陣平台、閉環處置流程”的“五位一體”水庫運行管理矩陣體系,實現全區(縣)水庫運行管理“一盤棋”。平台有效支撐了忠縣全域、馬耳壩水庫、白石水庫等水利部矩陣試點,試點成效顯著,水庫安全防御綜合能力提升90%。
“當前數字技術正以革命性力量重塑水利發展格局,本次交流會是落實數字重慶建設、推動水利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實踐,尤其正值全市備戰“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更具現實意義。”重慶市水利局河道管理處處長、重慶市水利學會理事長江東說,數字水利的發展需聚焦三大方向:一是以數字技術賦能防汛減災,充分運用數字孿生、AI算法等技術提升預報精度與調度效率,構建“全鏈條、閉環式”防汛數字體系,為關鍵期安全筑牢屏障﹔二是深化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在智能裝備研發、技術成果轉化等方面加強聯動,讓數字技術從“紙上”走向“地上”﹔三是構建開放共享的數字生態,推動政府、企業、院所的數據互通與標准共建,釋放數字水利發展動能。此外,他期望各方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攜手為數字重慶建設及全國水利數字化轉型貢獻智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