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159個公益托管班“托小顧老”解民憂

“看!按照老師教我的方法,我折的小青蛙會跳呢!”“老師老師,我也想要學折會跳的青蛙!”近日,在重慶市巫溪縣城廂鎮新農村黨群服務中心,孩子們正在老師和志願者的指導下,學習折制千紙鶴、小青蛙、紙飛機等手工折紙,看著一張張方正的手工紙在輔助與嘗試中變成一隻隻會動的“小動物”,孩子們眼裡的歡喜藏都藏不住。
2025年暑期公益托管班志願服務活動。巫溪縣委組織部供圖
據悉,今年7月以來,巫溪縣委組織部發揮組織優勢,聯合縣委社會工作部、團縣委、縣教委等部門,利用各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黨群服務驛站開辦暑期公益托管班,實現紅色陣地高效激活、功能深度拓展。目前,已在32個鄉鎮(街道)開設托管班159個,為1868戶家庭提供了“家門口”的免費托管服務。
組織搭台 匯聚先鋒力量
“以前暑假大多數時間都在家裡休息,今年選擇參加社區公益托管志願服務活動,不僅能鍛煉自己、提升能力,還能為社區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非常有意義!”李玉蓮是來自聊城大學化學專業的大三學生,同時也是一名黨員,經過暑期公益托管服務志願者崗前培訓后,被分配到“溪無憂”巫溪縣民政服務聯合體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大學生黨員是暑期公益托管班的一支重要力量,巫溪縣委組織部與團縣委等黨群部門強化協調聯動,發布大學生志願服務活動計劃和志願者崗位需求,通過志願申報、資格初篩、崗前培訓、上崗實戰等多個環節嚴格選拔,275名“返鄉”大學生分批次走進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托管服務。
除此之外,社區黨建聯席會議組成單位在職黨員也積極參與,利用空閑時間為孩子們提供課業輔導和知識互動,形成了“黨員帶頭、多方參與”的良好局面。
精准供給 服務觸手可及
7月28日,巫溪縣天元鄉新華村,6名孩子跟在爺爺奶奶身后蹦蹦跳跳地走進了黨群服務中心,不一會兒整個中心便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一旁老年活動室專注下象棋的爺爺奶奶心裡格外踏實。
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缺乏足夠關愛和有效監護的情況,各村黨群服務中心設置了“留守兒童活動室”,在暑期托管的基礎上,增加心理疏導和親情連線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到家的溫暖。“留守兒童活動室”的設立,不僅溫暖了孩子們的心,也為帶娃的爺爺奶奶們提供了安心落腳的“大本營”。在這裡,“爺爺奶奶”們不必再時刻緊繃神經照看孩子,他們可以聚在相鄰的閱覽角翻閱報刊、拉拉家常,也可以在活動室一角學習智能手機操作、進行象棋對弈,既“托小”也“顧老”。
“以前暑假,孩子要麼在家看電視、玩手機,要麼就偷偷溜去河邊游泳,現在有公益托管班志願者照看,我們總算能安心工作了”家住巫溪縣柏楊街道豐益社區的陳燕和她丈夫在一家裝修公司工作,因家中沒有老人幫忙,只能讓孩子獨自一人留在家中。為此,11個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在托管服務基礎上,專門為雙職工家庭增加“延時托管”服務,解決托管班結束時間與家長下班時間不匹配的難題。
織網護苗 守護快樂成長
“過馬路就像一場刺激又需要謹慎的‘小冒險’,在出發前,一定要先找到安全的地方停下來,這個地方就是人行橫道……”當周一的晨光穿透窗戶,照進寧河街道人民社區黨群服務驛站時,小朋友們正在兩名交警的指導下,進行“安全過十字路口冒險”情景模擬游戲。
在課程設置上,暑期公益托管班充分考慮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和成長需求,以“學業輔導+興趣培養+安全教育”為主線,開設繪畫、手工制作、科學探索等多樣化課程,通過思維訓練和實踐體驗,提升孩子們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同時,定期開展交通安全、防溺水、用電安全等情景模擬,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掌握安全知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在巫溪縣蘭英鄉西安村黨群服務中心,種植戶王緒兵將一筐太白貝母平放在桌子上,在他的示范下,孩子們有模有樣地跟著處理藥材。“將中醫藥文化、鹽文化、巫文化等本地特色文化融入托管課程,以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了解家鄉文化,從小培養文化自信,也是我們暑期公益托管班服務的一個重要目標”巫溪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李珍全、田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