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動態

“電子錦旗+醫療救助” 重醫大附三院(方大醫院)的慈善創新之路

2025年09月06日09:34 |
小字號

2025年9月5日是我國第十個“中華慈善日”,今年慈善日以“匯聚向善力量,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倡導將慈善文化深植於社會各個角落。在這場以“慈”為名、以“善”為行的時代行動中,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方大醫院)(以下簡稱重醫大附三院)以其獨特的“電子錦旗+醫療救助”公益項目,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指為社會公眾利益服務而設立運營的醫療機構,不以營利為目的,其收入用於彌補醫療服務成本。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推進,國家愈發重視多元化醫療服務體系的構建。作為一所非營利性醫院、知名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重醫大附三院自建院之初就具備公益基因,並依法接受監督管理。醫院遵循醫療服務發展的內在規律,牢固樹立成本概念,優化內部流程,調整病種結構,運用先進管理手段,減少成本、向運營要效益,建院近十年,醫療服務能力呈現顯著提升。它不僅是救死扶傷的醫療前線,更是一個有溫度、有擔當的“社會公民”,以其創新的辦院模式和持續不斷的公益實踐,生動詮釋著“守正創新、為民辦醫”的深刻內涵。

慈善新思路:電子錦旗讓慈善“活”起來

2019年,重醫大附三院與重慶市紅十字基金會合作設立醫療救助基金,並創新推出“電子錦旗”項目,這一舉措完美契合中華慈善日倡導的“人人可慈善”理念。患者通過醫院平台發送電子錦旗表達謝意,同時可自願捐款任意金額,匯入醫療救助基金,這些資金將用於幫助貧困患者獲得醫療救助。

這一創新做法讓患者的感謝之情不再停留在牆上,而是成為流動的愛心。項目啟動時,醫院員工率先捐款1萬多元注入資金池,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此后,患者的感謝如涓涓細流不斷涌入。

此外,醫院還通過對收到錦旗、感謝信以及拒絕紅包的行為以集體為單位進行鼓勵,引導醫務人員和職工以誠實勞動獲得陽光收入,同時,建立對違反醫德醫風行為“零容忍”等制度並嚴格執行,逐步形成了風清氣正的“陽光醫院”文化。

“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善意流動起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一點點的創意和善舉,推動了一個公益基金從無到有的產生,體現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可持續公益模式。

精准救助:為困難患者托起生命希望

65歲的李叔叔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治療,安裝心臟起搏器面臨經濟困難時,醫療救助基金為他提供了1萬元救助。29歲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吳某,在基金援助下成功完成髖關節置換手術。出院后,他送上電子錦旗並回捐200元,為愛心的接力。

這些真實發生的溫暖故事,正是重醫大附三院“技術+公益”模式的縮影。截至目前,該醫療救助基金已累計匯聚社會愛心捐款40余萬元,成功救助19名困難患者,資助金額達13萬元。每一個數字背后,不僅僅是點滴愛心的凝聚,更是醫院搭建平台將抽象社會責任轉化為切實公益行動的有益嘗試。

文化浸潤:慈善滋養醫德醫風

醫院的慈善行動,對外播撒愛心,服務社會﹔對內則如春雨潤物,深刻塑造著醫院的文化內核與精神靈魂。

據悉,重醫大附三院已連續八年攜手渝台兩岸同胞組織開展無償獻血活動。至今,重慶市兩岸同胞獻血聯盟已累計組織無償獻血活動12場,參與總人次達1632,獻血總量高達477,400毫升,為臨床用血保障注入了溫暖而堅實的力量。

此外,醫院將健康義診作為踐行公益的常態化舉措,持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專家團隊屢次深入社區、鄉村一線,開展大型義診活動320余場,把三甲醫院的診療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同時舉辦健康知識講座近300場,發布科普內容逾萬條,讓慈善文化走進千家萬戶。

遼寧方大集團踐行“牢記黨恩,回報社會”的發展初心,積極在扶貧資金和慈善領域捐款,源源不斷地向社會各界貢獻著公益力量。作為方大集團醫藥板塊的重要成員,重醫大附三院積極延伸公益鏈條,並將於近日牽頭組織眼科專家參與“方大新海航光明行”活動,遠赴甘肅敦煌為當地百姓免費開展白內障復明手術。

展望未來:在新時代慈善道路上篤定前行

站在第十個“中華慈善日”的新起點,回望過去,重醫大附三院的公益足跡踏實而清晰﹔展望未來,他們的未來規劃更顯擔當與遠見。

電子錦旗,不只是一面屏幕上的感謝之情,更是承載著善意循環的正向反饋。從院內職工到普通市民,從表達感謝到主動捐贈,從受助到回報——善行在這片土壤中生根發芽,形成一場溫暖而完整的“接力”。它讓每一份心意如水滴般匯入大海、永不干涸,使醫療慈善在數字時代煥發出嶄新的生命力與溫度。醫院表示,將繼續優化醫療救助基金的管理與使用機制,確保每一筆善款都能精准、高效地用於真正需要幫助的患者,讓愛心落到實處、溫暖直達人心。

重醫大附三院(方大醫院)用創新與誠意証明:慈善不再只是單向的給予,而是可以基於“對國家有利、對社會有利、對醫院有利”的價值觀,打造一場綠色、共享、善心善行流動起來的“接力賽”。(陳渝杰)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可信數據空間賦能多層次醫療 保障“一站式”結算
  人民網重慶9月7日電 (陳琦、劉敏)9月6日,“醫保行業可信數據空間賦能多層次醫療保障清分結算平台應用場景發布會”在渝舉行。會上“多層次醫療保障清分結算平台”和“醫保數據要素賦能信用金融”應用場景上線,將實現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健康險等多層次醫療保障“一站式”結算,提升群眾就醫便捷度。…
重慶14個區縣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人民網重慶9月6日電 (劉政寧、姚於)9月6日,重慶市應急管理局發布消息:重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已於9月6日0時30分,針對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綦江區、璧山區、銅梁區、城口縣等7個區縣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市水利局已於9月6日8時起,新增萬州區、開州區、忠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等7個區縣水旱災害防御四級及遞進式分級應急響應,調整城口1個縣部分流域應急響應狀態。…
國內首個AI計算開放架構在重慶發布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劉政寧攝 人民網重慶9月5日電 (記者劉政寧)9月5日,在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上,中科曙光協同AI芯片、AI整機、大模型等20多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布了國內首個AI計算開放架構,推出AI超集群系統,開放多項技術能力,並宣布依托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啟動“AI計算開放架構聯合實驗室”建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