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醫大附三院(方大醫院)脊柱外科聯合多學科為高齡頸椎椎管狹窄患者解難題

近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方大醫院)脊柱外科團隊聯合多個學科,為一名87歲高齡、合並多種基礎疾病並有麻醉過敏史的頸椎椎管狹窄患者完成高難度手術。術后患者恢復良好,目前已可坐穩並實現短時間站立,展現了醫院在多學科協作與高難度手術方面的綜合實力。
據了解,患者劉大爺(化名)來自貴州省,兩個月前無明顯誘因開始出現四肢麻木、乏力,以左上肢和右下肢症狀尤為明顯。病情逐漸加重后,他曾於當地醫院就診,頸椎MRI檢查提示頸3/4、頸4/5節段椎管狹窄。此前因在麻醉過程中發生過敏性休克,手術被迫中止。隨著症狀進一步惡化,患者病情最終發展至無法行走。
2025年8月,患者被緊急收治至重醫大附三院脊柱外科。經系統檢查,確診為頸椎椎管狹窄症(頸3/4)、脊髓型頸椎病、頸椎間盤突出,同時還伴有雙下肢靜脈血栓、Ⅱ型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等多種並發症,病情復雜危重。
入院查體顯示,患者雙上肢感覺減退,四肢肌力下降,病理征陽性。手術是緩解病情的關鍵手段,但患者不僅高齡,還合並多種基礎疾病,並有麻醉過敏史,手術風險極高,術中可能發生血管、神經損傷等嚴重並發症。
為保障手術安全,脊柱外科發起多學科疑難病例討論。經全面評估並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后,醫療團隊聚焦“以患者為中心,全力緩解病痛”的治療方針。由脊柱外科主任醫師孫紅振、副主任醫師羅磊、主治醫師卓雲雲組成核心手術團隊,最終為患者實施“前入路頸3/4椎間盤切除+椎管減壓+頸3/4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
手術在全麻下順利完成,術中團隊操作精准,有效避開重要血管和神經結構。術后患者轉入一級護理,接受甘露醇、丙帕他莫、甲鈷胺等藥物輔助治療,並接受24小時密切監護。術后第二天,頸椎傷口引流管順利拔除,患者恢復情況良好:四肢感覺基本恢復正常,肌力較術前明顯提升,已可長時間坐穩並短時間站立。
“真沒想到這麼大年紀、情況這麼復雜,還能恢復得這麼好!”患者家屬多次向醫護團隊表示感謝。本例手術的成功,不僅體現了脊柱外科團隊的技術水平,也彰顯了醫院多學科協作應對復雜病例的能力。未來,重醫大附三院(方大醫院)將繼續秉持“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為更多疑難重症患者帶來健康希望。(何盈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