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識別青春期抑郁跡象?

抑郁症發病年齡呈現年輕化趨勢,青春期尤為顯著。研究表明,青春期的激素水平變化、心理社會壓力劇增與抑郁症發病率上升之間存在關聯。
影響發病率的因素
1.遺傳因素:家族中有抑郁症病史,特別是直系親屬患病,會顯著增加孩子的患病風險。
2.環境因素: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3.家庭環境:家庭功能失調、父母離異、嚴重經濟困難、父母自身抑郁、不當教養方式、家庭沖突等。
4.社會環境:遭受校園欺凌、經歷重大創傷性事件等。
5.性別差異:女孩的發病率普遍高於男孩。
6.心理因素:低自尊、習慣性的消極思維模式、缺乏有效的應對壓力和挫折的策略。
重慶優眠醫學中心總院長蒙華慶介紹,兒童青少年時期的抑郁症不僅會嚴重損害其當下的學業成績和社會功能,若未得到及時干預,還會導致長期的身心健康問題並消耗大量衛生資源,其社會經濟負擔也不容忽視。
如何進行早期識別
早期發現兒童青少年抑郁跡象至關重要,需要整合多方面的信息來源:
1.多源信息評估
自我報告:兒童青少年自身的主觀感受是重要依據,可通過標准化問卷進行。
家長/養護者觀察:他們對孩子的日常行為模式、情緒波動最為熟悉,能提供關鍵信息。
教師反饋:教師能觀察到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狀態變化、社交困難等可能關聯抑郁的行為表現。
專業人員臨床評估:這是診斷的金標准。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通過專業訪談、行為觀察等方法進行綜合評估。
2.標准化篩查工具的運用
兒童抑郁量表(CDI):適用於6-17歲兒童青少年的自評問卷,涵蓋情緒、行為和認知領域(27個項目)。
貝克抑郁自評量表(BDI):專門為12-19歲青少年設計(21個項目),評估思維、情感和生理症狀。
患者健康問卷-9(PHQ-9):雖為成人設計,但研究証實其在初級保健中對青少年篩查同樣有效(9個項目)。
兒童行為清單(CBCL):由家長或照顧者填寫,適用於評估年幼兒童廣泛的情緒和行為問題(區分內化問題和外化問題)。(重慶優眠醫學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