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干細胞研究與轉化 多位院士在渝分享前沿突破

人民網重慶10月11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10月10日,“中國干細胞第十五屆年會”在重慶科學會堂拉開帷幕。來自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醫療機構和生物醫藥企業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干細胞基礎研究進展、臨床轉化應用、產業發展升級等核心議題展開學術交流、探討合作事宜。
本屆年會以“干細胞研究與轉化——百舸爭流”為主題,將持續至10月12日,期間還將舉辦國際論壇,邀請國內外頂尖專家參會,分享全球干細胞研究與轉化的最新動態。
在主旨報告環節,多位領域權威專家帶來重磅研究成果分享。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高紹榮以“細胞命運的表觀遺傳調控”為題,深入介紹了其團隊多年來在表觀遺傳調控細胞命運轉變作用機制方面取得的研究進展,並提出了提升類胚胎發育潛能的必要性﹔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主任李勁鬆聚焦“半克隆技術的建立與應用”,系統闡述了通過核移植將精子重編程為孤雄單倍體胚胎干細胞,並利用其替代精子通過卵胞漿注射高效產生半克隆小鼠的核心技術﹔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醫學院教授顧寧圍繞“細胞納米技術”,分享了鐵基磁性納米材料和磁性細胞等細胞納米技術在免疫細胞治療和干細胞修復等方面的前沿進展及應用潛力﹔中國科學院院士、重慶醫科大學校長張澤民以“從細胞的功能單元理解組織和病人”為題,提出了“跨組織細胞模塊”概念,系統分析了細胞模塊在腫瘤進展中的重塑規律,為理解癌症共性機制提供了新視角﹔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學臨床醫學高等研究院院長王存玉則以“腫瘤干細胞的免疫逃逸”為主題,深入剖析了鱗狀細胞癌的癌症干細胞上調免疫檢查點分子CD276(B7-H3)以逃避宿主免疫反應,靶向CD276可減少上皮-間充質轉化,為腫瘤治療提供新的治療思路。
分論壇包括百余場高水平學術報告、專題研討會、產業論壇,並設立干細胞專項基金發布、壁報展示、青年論壇等特色環節,覆蓋“干細胞與發育”“干細胞與再生”“干細胞與疾病模型”“干細胞應用與產業”“干細胞前沿交叉”“腫瘤干細胞”七大核心領域,全方位展現干細胞研究從基礎科學到臨床應用、從技術創新到產業落地的全鏈條發展態勢。
當天,中國干細胞第十五屆年會科普活動同步啟動。年會期間將集中舉辦“科學與中國——千名院士·千場科普”重慶行,干細胞主題科普展、中國干細胞十年成就展、“中國干細胞人”風採展等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
據了解,中國干細胞年會是我國干細胞領域極具權威性與影響力的年度學術盛會,自2010年首屆年會召開以來,已舉辦十四屆。年會立足全球干細胞研究前沿,聚焦行業發展關鍵問題,為科研工作者、臨床醫師、產業從業者搭建起跨領域、多層次的交流合作平台,對推動我國干細胞學科發展、加速科研成果落地轉化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