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超”賽場驚現雙胞胎“閃電防線”

10月18日下午,重慶細雨綿綿,密集的雨絲浸濕了足球場的草皮。盡管天氣不佳,但在渝北區全民體育中心,渝北區臨空隊主場迎戰南岸區萬和醫藥隊的“渝超”賽事依舊如火如荼地進行。賽場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對雙胞胎球員:31號的哥哥楊晨和32號的弟弟楊光。更巧的是,哥哥楊晨擔任右后衛,弟弟楊光則是左后衛。“一左一右”的精准站位與默契配合,憑借爆發力十足的沖刺搶斷,他們成為球隊后防的定海神針。
從小學三年級一起追著足球奔跑的孩子,到如今征戰“渝超”的高三球員,這對雙胞胎的綠茵故事中,蘊藏著對足球的熱愛與堅守的力量。
雙胞胎兄弟左右齊發
“渝超”賽場上的“閃電防線”
比賽開場哨聲響起的一剎那,楊晨和楊光精准奔赴各自的“戰場”——31號楊晨向右,穩穩佔據右后衛位置,雙手習慣性地捏了捏球衣袖口,眼神中透出少年特有的專注,緊緊鎖定對方左前鋒的動向﹔32號楊光向左,扎根左后衛區域,雙腳輕輕點地,身體微微前傾,宛如一頭隨時准備沖刺的年輕獵豹。
現場主持人如此解說:“在今天的比賽中,有一對雙胞胎兄弟,他們是31號的楊晨和32號的楊光,我們期待他們默契的配合,在本場比賽中立下戰功。”瞬間,包括記者在內的近萬名觀眾都將目光聚焦在他們身上。“31右、32左”的組合,成為守住左右兩路的中流砥柱。
楊晨、楊光出生於2006年,今年恰好19歲,身高1.75米,在足球隊中堪稱“矮將”。第28分鐘,南岸區萬和醫藥隊的左前鋒試圖利用身高優勢強攻左路的楊光,他帶球一步步逼近禁區,眼看就要突破防線。就在這關鍵時刻,雖然楊光看似身體單薄,但他的爆發力驚人,他雙腿猛然蹬地,如離弦之箭迎上前去,搶先一步卡住身位,同時巧妙地用身體將球擋在身前。對方前鋒沒想到這位身穿32號球衣的隊員竟有如此迅猛的速度,傳球失誤。楊光轉身時,朝右路的31號楊晨遞了一個眼神,而楊晨早已默契地從右路回撤至中路,填補了左路短暫的防守空隙,“31右、32左”的配合中,盡顯少年人的默契。
這樣的“左右呼應”在比賽中不斷上演。第56分鐘,南岸區萬和醫藥隊發起快速反擊,右路球員帶球直扑禁區,目標直指31號楊晨鎮守的右路。楊晨立刻啟動沖刺,盡管對方球員比他高出半個頭,但這位身穿31號球衣的少年靈活轉身、迅猛前沖,始終緊緊貼在對手身邊。在接近禁區線時,楊晨瞅准時機,一記干淨利落的鏟斷將球破壞,隨后迅速起身,毫不猶豫地將球傳給了左路的32號楊光。楊光接球后,一腳長傳找到前場隊友,瞬間將右路防守轉化為全隊進攻,“31斷、32傳”的銜接如行雲流水,看台上響起了為這對“左右搭檔”喝彩的掌聲。
當被問及為何他們兩人總是作為首發上場時,楊光微笑著回應道:“雖然我們外表看起來較為瘦弱,但在足球隊中,我們的身體素質卻是最出色的。此外,我們配合默契,球技精湛,防守穩固,因此每次比賽都能獲得首發機會。”
重慶市兩江中學足球隊教練延永日表示,楊晨和楊光兩位隊員以其出色的體能、迅猛的速度、豐富的經驗和勇於拼搶的精神著稱,這正是他們屢次作為主力首發登場的關鍵所在。同時,他們是雙胞胎,相互之間的配合也很默契。
從兩江中學到“渝超”賽場
高三少年的十年綠茵路
楊晨和楊光與足球的緣分,始於他們在小學三年級時參加的足球興趣班,初次接觸到了足球。“當時老師把球扔過來,我踢了一腳,球滾出去很遠,那種感覺特別爽。”楊光回憶起童年,眼中閃爍著光芒。從那天起,這對雙胞胎便成了學校足球場的“常客”,每天放學都要留下來踢球,小小的身影在綠茵場上追逐著足球。那時的他們還不知道,未來會以“一左一右”的組合站上“渝超”賽場。
剛開始踢球時,由於身高不算突出,他們常被其他同學調侃“小個子也想踢足球”。但年幼的楊晨和楊光並未氣餒,反而更加勤奮地訓練:他們繞著操場跑圈,鍛煉耐力﹔兩人一對一練習傳球,一練就是幾十分鐘。“那時候就想著,一定要踢得比別人好,讓那些調侃我們的人閉嘴。”楊晨說,這份不服輸的勁頭,陪伴他們從孩童成長為高三學生,在足球路上一步步堅持下來。
楊晨和楊光小學畢業后,考入了重慶市兩江中學,成為學校足球隊的隊員。在學校的訓練場上,別人練沖刺跑,他們總能比別人快一步﹔分組對抗時,他們一個在右、一個在左,即使分在不同隊,也能隱約看出配合的默契﹔拼搶時更是誰都不服誰。
這種少年人特有的“較勁”與“默契”,使兄弟倆的球技進步飛快,也讓教練逐漸意識到,雙胞胎的“左右邊路”是絕佳搭檔。“楊晨和楊光他們倆很有趣,大多數比賽時分工很明確,兩人一前一后。一般楊光在前,進球機會更多,而性格溫和的楊晨就不樂意,兩人因此經常互懟。”兩江中學足球隊一名隊友笑著說:“他們一個邊后衛,一個邊前衛,這才是他們兩人配合最默契的時候。”
在初中和高中期間,他們先后在上海一家足球俱樂部和重慶一家足球俱樂部訓練。如今,作為重慶市兩江中學的高三學生,楊晨和楊光已是球隊的主力后衛,“一個是右后衛,一個是左后衛”的分工早已固定,“一左一右”的配合越來越默契,更成功踏上了“渝超”賽場。2024年,在重慶市足球協會杯高中男子甲組比賽中,這對18歲的雙胞胎兄弟與學校其他隊員一起代表渝北足協參賽。決賽面對實力強勁的對手,球隊一度以1:0落后。關鍵時刻,楊晨和楊光與隊友團結一致,最終幫助球隊以2:1逆轉奪冠——這是渝北區在此項賽事中的首次奪冠。同時,雙胞胎兄弟的心有靈犀地默契配合,使他們榮獲“最佳雙子星”稱號。
同樣在2024年,楊晨和楊光與其他隊員一起代表渝北區參加重慶市第七屆運動會足球甲組比賽,獲得亞軍,創造了渝北區足球在市運會中的最佳成績。“最佳雙子星”的榮譽,更是對他們十年足球路配合的最好認可。
“雖然我們是高三,學習壓力大,但能代表渝北隊參加‘渝超’,還是很高興。每次看到他穿上31號球衣站在右路,就覺得特別踏實。”楊光瞥了一眼楊晨說,“他看到我站在左邊,他可能也很安心。”兩人一說一答,盡顯默契。
19歲,這個年紀正是為熱愛拼盡全力的時候。每次在“渝超”賽場以“31右、32左”的組合沖刺、搶斷、助攻,都覺得渾身充滿了少年人的力量,所有的煩惱都煙消雲散。
場上“戰友”場下“對手”
“既生瑜,何生亮”的較勁
在“渝超”賽場上,身穿31號球衣的楊晨與身穿32號球衣的楊光是一對配合默契的雙胞胎,“一左一右”的組合堪稱球隊后防的定心丸。然而,在訓練和學習生活中,他們卻是互不相讓的“少年對手”。這種“既生瑜,何生亮”的較勁,從童年延續至今,也讓這對雙胞胎組合愈發強勁。
“小時候一起寫作業,他比我快五分鐘,我就非要再做一套題來超過他﹔現在練體能,他跑1000米比我快5秒,那麼下次我一定會跑得比他更快﹔就連練習邊路防守,他在右路斷球三次,我在左路就非要斷球四次。”楊光笑著說,他們的勝負欲不僅體現在學習上,更體現在賽場分工裡,無論是學習還是練球,都不願落在對方后面。在球隊的爆發力訓練中,只要教練一聲哨響,他們的身影便會同時沖出,如同脫缰的野馬般比拼速度,哪怕累得大口喘氣,也非要爭個“第一”。
“他就是這樣,認死理,非要贏才行。”楊晨無奈又帶著點驕傲地說,正是這份高三少年特有的較勁,讓這對組合在技術和體能上都不斷進步。然而,這份“較勁”從沒有影響過兄弟倆的感情。相反,正是因為彼此的存在,他們才能在高三的壓力下不斷突破自我。
生活中的他們,也有著鮮明的性格反差。穿31號球衣的楊晨文靜內斂,休息時喜歡看足球戰術視頻,研究如何用更高效的爆發力守住右路,也愛坐在書桌前做題﹔穿32號球衣的楊光活潑外向,愛和隊友開玩笑,訓練結束后總愛拉著大家討論“怎麼才能讓左路防守更穩”,復習時也喜歡和同學互相提問。但無論性格如何不同,“踢好‘渝超’比賽、守住左右防線”“備戰單招考試、一起考上理想大學”,始終是這對高三雙胞胎共同的目標。“有時候吃飯,聊著聊著就從‘右路怎麼防更好’說到‘這道數學題怎麼解’,我們學校足球領隊樊建華老師總說我們‘三句話不離學習和足球’。”楊晨笑著說,學習和足球已成了他們高三青春裡最重要的關鍵詞。
經過時光的打磨,楊晨和楊光從內向羞澀的懵懂少年,成長為沉穩默契的“雙子星”。在兩江中學的六年時光裡,有支持足球發展的學校領導、有嚴厲卻有愛的教練、有友善的隊友相伴……足球特長生之路固然辛苦,他們卻在這裡快樂地成長蛻變。
如今,高三的楊晨和楊光正處在學習與足球的雙重考驗中:既要在學校足球場上訓練防守技巧,鞏固“左右配合”的默契﹔還要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記筆記,不放過任何一個知識點。“雖然很累,但只要想到能繼續以組合的身份站在‘渝超’賽場,想到能一起考上大學繼續踢球,就覺得有動力。”楊光說,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帶著對足球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待,在賽場與考場同步沖刺,兩個賽道一起拼,書寫屬於他們的“渝超”故事與青春篇章。(上游財經-重慶晨報記者 鄭三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公安交管部門啟動新一輪酒駕醉駕集中整治
- 人民網重慶10月17日電 (記者劉政寧)為嚴厲打擊酒駕醉駕違法犯罪行為,全力遏制涉酒交通事故,即日起,重慶公安交管部門啟動新一輪集中重點整治行動,以“零容忍”態度織密道路交通安全防護網,切實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此次整治將聚焦酒駕醉駕事故“危害大、易傷亡、易反彈”特性,嚴格按照“專業+機制+大數據”要求建立嚴管整治機制,保持常態嚴查力度不鬆懈,精准鎖定事故多發、違法易發的路段與時段,確保“每天有整治卡點、每周有集中行動”。…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