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動態

涪陵南沱鎮:數智賦能增活力 致富增收有盼頭

2025年10月29日18:23 |
小字號

作為當地特色支柱產業,涪陵區南沱鎮的水果種植歷史悠久,但如何讓“老產業”煥發“新活力”?近年來,該鎮堅持黨建統領,錨定數智化發展方向,從生產管理、銷售渠道到增收致富全鏈條發力,用科技為水果產業插上翅膀,讓果農的“致富夢”照進現實。

專家為果農講解管護技術。何文穎攝

專家為果農講解管護技術。何文穎攝

今年夏季,炎熱天氣下,南沱鎮指揮中心一鍵調度洒水車、黨員干部、志願者支援抗旱保苗,鎮街、村(社區)、網格三級貫通、聯動共同保障水果生產全過程,為銷售環節提供充足且優質的“黃金果”,助農增收。

該鎮借數字化東風,積極探索數字化與產業發展深度結合的生產模式,利用網格這一最接地氣的渠道,深入田間地頭,了解群眾在水果生產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難題。通過“基層智治平台”上報群眾急難愁盼,由特色產業發展崗聯系區級專家和本地專技人員通過“線上+線下”數智化培訓模式向群眾講解果樹管護技術,年均開展果樹管理技術培訓50場次。

銷售端更顯數智活力。南沱鎮探索“達人帶貨+合作社供貨+快遞配送+志願者配送”新模式,組建果品行業協會黨支部強化監管,設立鄉村網紅發展基金,開展電商、短視頻、直播培訓。線上打造“南沱尚珍”品牌,聯合團區委、中國郵政及本土網紅直播,年度網銷額達500萬元,同比增長25%﹔線下攜手京東物流打通冷鏈,鮮果直達全國。針對城區“鮮荔枝需求”,“果農線上接單+志願者配送”模式實現1小時送達。

增收為實,農心更足。數智化的“加持”,最終轉化為果農實實在在的收入,鎮街、村(社區)、網格三級協同,群策群力助力產業發展,推動水果生產與銷售持續優化,水果年產量達2萬余噸,帶動全鎮果農增收。不僅如此,數智化帶動產業鏈就業,果樹種植、本土網紅、志願配送隊等新增崗位百余個,不少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部分低齡老人也能參與水果分揀、包裝等輕體力工作,既發揮余熱又增加收入,為“銀發經濟”注入新活力,真正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得”。這種“生產促進銷售,銷售帶動增收,增收反哺生產與銷售”的閉環模式,不僅讓南沱鎮水果產業在市場競爭中保持活力,實現可持續發展,而且最終推動南沱鎮整個水果產業鏈的升級與進步。

如今的南沱鎮,果園裡的“金果”越來越多,網絡營銷的訂單持續刷新,果農的錢包越來越鼓。下一步,南沱鎮將繼續深化數智化應用,優化“南沱尚珍”水果品牌,讓更多優質水果走出鄉村,讓果農的致富路越走越寬。(丁春志、黃平)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