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電網”守護萬家燈火
近日,國網重慶市北供電公司運維人員在手機上接收到國網重慶信通公司自主研發的“負荷看板”發出的指令,通過一組組實時推送的核心監控數據和預警信息,運維人員能夠實時監控轄區內各電壓等級重要線路、主變、配變的負荷、電壓、溫度等關鍵指標,確保響應處置便捷高效。
重慶,山城疊翠,霧鎖兩江,山高坡陡、氣候多變的地理特征,對電網的穩定運行構成了嚴苛考驗。如今,一張由物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織就的“智慧電網”正悄然改變著城市電力系統的守護方式。
從“被動搶修”到“主動預警”
重慶夏季高溫炙烤是常態,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通過打造智慧物聯體系,啟動“智慧防線”專項行動,成功實現了從“被動搶修”到“主動預警”的華麗轉身。在迎峰度夏期間,將海量溫度、濕度、煙霧等數據轉化為精准決策依據,為電網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數字保障。

國網重慶市北供電公司員工通過客戶畫像系統解答客戶疑問。鐘雪攝
該公司深化物聯終端安全防護基座建設,通過智能融合終端匯聚配電台區的電壓、電流等運行數據,並連接用戶側電表用電信息,對主城及負荷中心區域的1.5萬台智能融合終端實施了深度安全加固。同時,遠程下發設備健康診斷策略及高溫防護補丁,實現了異常終端遠程消缺。這一舉措,使現場消缺頻次大幅降低,工作量較以往減少約80%,效率提升90%,讓電力保障更加高效快捷。
“我們將海量數據轉化為決策依據,在故障發生前進行前瞻性干預,確保重慶電網在極端高溫天氣下依然能可靠運行。”國網重慶信通公司數字化專業高級專家沈正華介紹道。
輸電走廊裝上“千裡眼”“順風耳”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將“智慧防線”延伸至防汛領域,通過技術升級和智能監測,為重慶電網構建起堅實的智慧防汛屏障。

國網重慶信通公司對雲平台核心服務器進行全面巡檢。張醇攝
今年9月至10月,為應對秋季雷暴及強降雨等復雜天氣,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對全市電網物聯體系進行了全面升級,對超過2萬台重點區域的邊緣物聯終端實施了軟硬件更新,重點強化其抗雷擊、防干擾及防水防潮性能,惡劣天氣下的設備可靠率提升至95%。
為提升輸電線路環境的智能監測與預警能力,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在山體滑坡隱患點、沿江低窪地帶等15個高風險區域,新增部署了共計30套專業監測裝置,包括微氣象、水位、杆塔傾斜及山體位移監測等。依托i國網平台,這些設備累計採集分析環境數據超12萬條,並建立自動預警模型,能夠實現秒級精准推送,顯著提升了對地質異常、水位超限等風險的早期干預能力。今年汛期,成功預警並處理了多起潛在風險,保障了電網安全。
“重慶地形復雜,山多水多,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部署的高精度傳感器,就像給輸電線路裝上了‘千裡眼’和‘順風耳’。借助實時數據分析與秒級預警模型,能把地質、氣象等潛在的外部風險,轉化為可量化、可管控的內部指標,將安全防線前移,極大提升了電網的本質安全水平。”國網重慶信通公司物聯電力物聯技術專責周俊希道。
全場景應用釋放數字效能
“以前排查農網故障,得沿著十幾公裡的線路翻山越嶺,運氣不好要折騰大半天。現在好了,線路一有問題,系統直接定位到百米內,咱們去了就能修。”國網重慶秀山供電公司配電運檢師傅指著手機裡的故障定位信息概慨萬千。
這得益於重慶電網的“數字分身”——數字孿生電網,就像給電網建了個1:1的“數字分身”,能實時復刻電網的運行狀態,小到一顆螺絲釘的溫度,大到一條線路的負荷,都能精准呈現。

國網重慶信通公司全面啟動雲計算平台版本升級准備工作。張醇攝
為了讓“數字分身”更精准,公司對電網的感知系統進行了全方位升級。自主研發了雲邊協同、數據共享、全鏈路監測三大核心組件,這套系統就像一套“遠程指揮體系”:雲端的“總指揮部”下發分析任務,分布在電網各處的邊緣代理裝置就成了“前沿哨所”,就地完成數據計算后再把結果傳回平台。更關鍵的是,這套系統打破了不同專業間的數據壁壘,把所有設備的數據都匯總起來,實現了從感知設備到業務系統的全流程可視化,就像給電網裝了一套全景監控,讓任何細微異常都無所遁形。
設備接入效率曾是制約“數字分身”成長的絆腳石。就像給新手機裝APP,以前電網新設備接入得線下填表格、跑流程,還得反復調試適配,一套流程下來耗時耗力。公司從基礎工作入手,梳理設備通用屬性,統一接入標准,聯合廠家提前固化關鍵配置,制定標准化模板,實現了即插即用。這一改造相當於給設備辦理了“通用准入証”,接入流程全線上辦理,平均接入效率提升40%,顯著縮短了數字孿生電網感知末梢的部署周期,為電網快速感知能力建設搶出了寶貴時間。
以上技術創新最終落地為輸電、變電、配電、物資等8類專業領域的24種場景應用。其中,在秀山農網超長線路部署的故障定位計算模塊,依托邊緣計算技術實現線路故障百米級精准定位,讓電網運維更智能、更高效。
國網重慶電力以數字技術為針、創新為線,正為山城電網織就一張更廣闊、更堅韌的安全“天網”,讓山城的萬家燈火更美、更暖。(楊明麗、胡嬌、萬雪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