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文娱

在等待复工的日子影视行业这样“等春天”

2020年03月12日09:18 | 来源:新闻晨报
小字号
原标题:按下“播放键” 影视行业这样“等春天”

  伴随着疫情阻击战进入决战阶段,各行各业都渐渐复工,其中,被一度摁下暂停键的影视剧组,也隐约看到了春天的希望。在等待复工复产的日子里,影视公司和剧组是如何应对的?所谓的“勤练内功”又是怎么一回事?晨报记者近日连续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听他们讲述这段特殊的“等春天”的历程。

  “暂停”突如其来

  影响的不只是在拍剧组

  早在1月上旬,某视频网站的制片人颜晓(化名)就开始密切关注新冠疫情的动态。她正在筹备的新剧,才刚刚谈好了演员和主创,有了初步的建组规划。没想到,横店、象山等影视城陆续宣布暂停剧组拍摄,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和演员委员会也下发了《关于新冠疫情期间停止影视剧拍摄工作的通知》。

  “慈文的运气比较好,没有正在拍的项目。”慈文传媒副总裁、首席品牌官赵斌告诉晨报记者,去年开机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三叉戟》和《一江水》在1月就宣告杀青,避开了拍摄中断带来的额外成本,“如果是剧组待工,光是吃喝等基本支出,每天就要三五十万元。”

  颜晓得到的信息也很相似:由于停工的决定来得突然,有的剧组不得不暂时解散了部分工作人员,有的则是“有家难回”,停在拍摄地安静隔离。即便是近期逐渐启动复工申请,也有很多剧组被拦在门外,“第一批复工的一定是留在原地的,其他计划去横店拍摄但还没签过合同的,暂时也没法进去。”在她看来,目前复工的进程不会太快,“像建组、搭景这样需要很多人力的工作,是受到明显影响的。你想,一个200人的组,200个人都要确保已经隔离14天才行。”

  更重要的是,很多筹拍的项目也迎来了演员档期悬而未决的难题。颜晓说,一般都市剧拍摄周期在3个月左右,受疫情影响停摆两个月后,往往会出现演员前一部戏都还没拍完,后一部戏又要开机的难题,“这时候后来的组就得往后挪,整个制作周期都拉长了。”就职于某艺人经纪公司的彭小姐,也间接肯定了这个说法,“现在我们公司还没有正式复工的艺人,大部分是节前就杀青了,接下来的项目还在等。”赵斌则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换演员还是拖时间,对剧组都有不小的冲击,“整个上半年筹备的戏都可能受到影响。如果考虑换演员,中小型项目可能相对简单,演员的可取代性强,但大项目就不行,S级的演员不好找。”

  等的同时“没闲着”

  优化前期以及谋求创新

  停工带来的不确定感,无疑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焦灼。在本次采访中,几乎每一个受访者都坦承了疫情带来的影响,但他们也更愿意在谈到这份影响后加一个“但是”——无论影响多少,该做的事还要继续做。

  赵斌告诉记者,这段时间,除了相关扶持政策带来的帮助外,慈文也在谋求创新项目的研发,开始涉猎短剧和分账剧,“短剧的投入成本不大,是一个市场空白点,分账剧也是给了市场一个从to B到to C转换的契机。”他同时透露,团队还对待开机项目的剧本进行了二度甚至三度打磨,“以前行业内难免有些项目是仓促上马,现在能静下心来做前期的巩固和优化。”

  近期刚刚以《北灵少年志之大主宰》收获好评的灵河文化,则早早地就起用了“线上剧本围读”的工作方式。创始人兼CEO白一骢透露,新戏虽然暂时无法开工,但目前可以充分完善前期工作,“和主创一起做线上的讨论”。他同时认为,影视公司内容为本,“我们一直想做点不一样的给观众、给行业。包括在题材开发上,我们从不设限,现在还是在做计划之内的内容,希望能在未来的作品中多一些科幻的部分。”

  不仅如此,也有一些影视团队主动出击。最近,上海广播电视台集结耀客传媒、尚世影业等制作力量,开始了聚焦抗疫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的筹拍工作。而多年扎根现实主义创作的慈文传媒,也得到了主管部门在这一题材上的支持和鼓励,“北京广播电视台将联合慈文传媒策划制作电视剧《生命源》,我们找了《情满四合院》的编剧王之理老师在统筹剧本工作,一定是从最鲜活的小人物入手,从真人真情入手。”

  从某种角度上说,影视公司在“内功”上的坚持,也被行业上下游的机构看在眼里。近年与多家头部剧集制作公司保持合作的华美银行,在2月开工后进行了一轮客户风险排查。第一副总裁、大中华区娱乐和传媒总监陈沁园告诉晨报记者,从沟通情况看,优质公司普遍有着放眼未来的底气,“这些优秀的公司目前和我们谈的,依然是几个月后甚至下半年的未来业务。他们出于全年的考虑,提前和银行沟通梳理,希望现有的项目还款后,银行能继续提供稳定的融资——公司依然是好公司,依然有核心竞争力,只不过因为疫情的影响,拍摄进展以及项目收款等工作变慢了。”

  外部支持对抗风险

  回归理性继续做好内容

  不仅是影视公司“勤练内功”,主管部门也陆续出手相助。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南、重庆、山东、四川等十余个省市都发布了惠及影视行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其中,上海在出台扶持企业防疫复产和稳健发展的“28条”基础上,针对影视、演艺、电竞等文化企业提出扶持政策“20条”。

  同时,在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之下,影视拍摄基地、后期制作园区以及金融机构也接连响应。2月20日,上海影视乐园发布了五类共六项措施,包括免除入驻园区影视业、广告业、影视文化产业园等单位2月份、3月份租金等。而近期因“先考试再复工”成为话题焦点的横店影视城则宣布,将为今年前往横店拍摄的剧组提供多项市场最低价的灯光、器材、道具等租赁或供货服务。

  陈沁园也告诉记者,无论是从平衡风险还是鼓励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目前银行都坚持对影视公司提供稳定和健康的支持。“我们不会因为一家公司有了一两部特别火的戏就放松标准,也不会因为像疫情这样突如其来的事件就马上收紧,‘一刀切’关上大门。”从她的经验看,疫情或许会在短期内给影视业务带来阻碍,但经此一役,影视公司也会在精细化管理、理性化运作下一往无前,“行业的变化,从2018年下半年就开始了,大家已经不再相信单纯买个大IP、大演员就能炒出一个好项目。我们观察到的是,有创作或者发行能力的公司核心竞争力更稳定;除此之外,现实题材的创作在总量上有所增长,疫情过后,说不定也会有一些医疗行业剧的创作热情出现”。

  对此,颜晓也认为,虽然有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支持,影视公司依然要做好继续坚持对抗困难与风险的准备,“这两年大家已经越来越谨慎,预算腰斩,严格控制成本,这些和疫情都没有直接关系。我觉得现在越是大的项目,越是要充分考虑政策和影视周期的影响,平台也要考虑一下明年或者后年会出现‘缺戏’的情况”。

  而在白一骢看来,等到春天来临,行业或许会先迎来理性的回归,“前段时间大家都说影视寒冬,那个阶段确实是大浪淘沙,想要赚钱的资本退出,一些专心做内容的影视公司留下了。现在遇到疫情,全行业都受到了影响,趁着这段时间,大家也会‘被迫’冷静下来好好思考,未来希望是一群想好好做内容的人,继续努力地做好内容。”(记者 曾索狄)

(责编:秦洁、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