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区县动态

织密卫生执法监督网 筑牢人民健康“安全线”

2021年12月29日14:47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重庆12月29日电 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公共场所水质安全,打击“非法行医”……只要是涉及群众健康安全的场所,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名字叫卫生监督员。

  近年来,江津区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保障全区人民医疗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为己任,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在筑牢疫情防控防线、重拳打击非法行医、开展农村饮用水专项监督检查等方面下足功夫,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执法能力不断增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

卫生监督员实地查看疫情防控措施。(资料图)李佳蔚摄

  常态检查 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接诊的医务人员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12月15日,卫生监督员杨毅、王勇来到江津区鼎山街道某民营医院,采取不打招呼的方式,对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落实情况,就诊患者进行体温测量、查验健康码开展情况等进行暗访。

  同时卫生监督员还实地查看医院污水处理站和医疗废物暂存间,查阅了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日常台帐记录等,对医疗废弃物管理、医疗废物处置等制度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检查,通过监督检查,督促医疗机构持续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

  据了解,为扎实做好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监督检查,江津区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该支队成立4个督查小组,督查范围覆盖全区直属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院,并抽查部分门诊部、个体诊所和村卫生室,确保每个季度至少开展1次现场督查,自2020年初至今,该支队共监督检查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254家次,下达监督意见书1189份,立案共计11件,其中警告10件,罚款1件,罚款0.5万元。

取缔游医摊点现场。(资料图)李佳蔚摄

  联合执法 重拳打击非法行医

  “有人在滨江大道开展非法行医活动……”接到群众举报,江津卫生监督员迅速出击,立马赶往现场突击检查。

  一张办公桌,几个书柜,乍一看就是一个简单的办公室,表面似乎没有任何行医痕迹,但卫生监督员通过细致检查还是发现端倪,在该门面阁楼里查获了大量注射液和一次性针筒注射器。在证据面前, “坐诊医生”韩某承认自己在此处开展诊疗活动的事实,现场也未能出示任何行医资质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据韩某交代,病人都是通过熟人介绍而来,只在店内存放少量医疗器械和药品且都放在了隐蔽处。韩某明知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执业活动,但在利益面前仍然铤而走险。卫生监督员当即依法取缔了此处非法行医点,并对当事人韩某予以立案处罚。

  2017年以来,江津区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积极探索建立与区市场监管局、区委网信办、区公安局等部门联合执法监管机制,形成打击非法行医的工作合力,有效遏制非法行医行为,组织开展打击“药品零售企业非法坐堂行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非法应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等多部门联合执法专项检查14次,检查药品零售企业、医疗美容服务机构、母婴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等980余家,查处违法案件67件,罚款29.95万,为建立严格规范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提供有力保障。

卫生监督员检查水厂机器设备。(资料图)李佳蔚摄

  专项检查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怎么回事哟,水质太浑浊了,根本没法烧水……”7月5日,江津区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支队接到某镇村民举报,反映家中自来水水质浑浊,无法饮用。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刻不容缓,接到投诉电话后,两名卫生监督员立即驱车赶往现场。

  在现场,卫生监督员下到输水管网检查井,仔细查看输水管道,接着又来到当地水厂,向水厂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原来由于近期洪水冲刷,水厂抽水泵房的主设备受损,正在进行抢修处理,临时启用的应急水源水质污染较重,达不到合格饮用水标准。

  卫生监督员立即将相关情况反映给水利局和镇政府,共同商讨供水解决方案。在听到饮用水问题将会得到解决的答复后,群众连声道谢,表示对处理情况非常满意。

  为力求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江津区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每季度会安排各乡镇卫生监督协管员对辖区内小型供水单位进行巡查,及时报告相关信息;对水厂管理人员提供水质消毒与管理等技术指导;联合水质检验机构定期对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健全水质监测体系,确保在水质合格的情况下供水;开展饮用水卫生宣教工作,提高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意识水平。

  农村饮水工程是一项政府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关系全区近80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卫生安全。2017年以来,该支队共快速检测水质237份,立案21件,罚款22500元。

卫生监督员在酒店检查现场。(资料图)李佳蔚摄

  多措并举 全面提升监管水平

  文明城市的创建离不开卫生健康执法队伍的有效监督和有力执法。

  12月9日上午,江津区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两名卫生监督员来到滨江大道某酒店,仔细翻阅卫生管理档案,查看相关证件,并对酒店消毒间、布草间、保洁人员工具车、客房卫生等进行了细致检查。

  随后,卫生监督员走进某理发店,创文标语、禁烟标志映入眼帘,工作人员正在将用过的理发器具放进消毒柜统一消毒。“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及时清理碎发,定时消毒器具,保证经营场所整洁、经营行为合规。”卫生监督员及时进行现场指导。

  据了解,江津区“四小”场所共4000余家,数量多、分布广,江津区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根据前期排查摸底的情况,针对不同路段、不同监管对象、不同责任人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强化分片包干责任,做到有店必走,绝无遗漏。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提升卫生执法能力方面,支队多措并举,通过每周举办“周五大讲堂”,利用卫生监督培训网络平台开展自学,在稽查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练兵,实地训练等方法,让每个监督员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

  五年来,共检查公共场所经营单位22471家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14622份,立案682件,罚款91万余元。通过连续、全面的卫生监督检查,进一步提升了经营业主的诚信、守法、文明经营意识和卫生管理水平,确保行业标准达到文明城市创建要求。 (陈琦、蒋永劲、黄欢)

(责编:陈易、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