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重庆

引入社会资本 重庆生态保护修复见效增收

2022年02月27日07:22 | 来源:重庆日报网
小字号

  2月24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近年来,重庆将社会资本引入生态保护修复,既保证了生态保护修复的成效,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1728万亩,林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

  “重庆肩负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任,必须抓好生态修复保护。但仅靠行政力量来推动是不够的。”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林业领域生态保护修复规模通常根据划拨的资金限额来决定。通俗地说,就是“拨多少钱,种多少树”,保护修复的规模和效益有限。

  社会资本加入后,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市场作用,扩大生态保护修复的规模和效益,同时减轻财政负担。

  2018年8月,重庆引进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林集团),重组重庆市林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重庆林投公司),作为实施重庆市国家储备林项目的市场化主体。重组后,重庆林投公司的注册资本金由1.5亿元增加到30亿元,实力大增。

  2019年5月,重庆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实施,建设规模达500万亩,投资规模190亿元,其中融资额度150亿元,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储备林基地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25万户林农直接增收约8亿元。

  截至2021年底,重庆林投公司已完成投资约15亿元,先后与城口、梁平、酉阳等8个区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315万亩,经营林地面积达160万亩,累计实施营造林50余万亩,为2.13万户参与林地流转的农户增收约5.2亿元。

  “我们也在生态保护修复中找到了发展机遇。”重庆市蛮寨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蛮寨林业)董事长王军告诉记者,依托生态保护修复,既能发展林下经济,搞生态农业,又能发展康养、乡村旅游等业态,企业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回报。

  王军介绍,2021年1月,黔江区林业局与蛮寨林业签订招商引资合同。蛮寨林业将在黔江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林下经济项目、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等,总规模达16万亩,总投资4.5亿元。

  王军表示,项目有22年的运营期,预计收益将逐步覆盖成本投入。此外还能提供1000余个就业岗位,当地林农每户年均可获得劳务收入约2万元。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已是大势所趋。

  此前,重庆已在探索将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等中央预算内投资生态保护修复类项目纳入股权化改革试点,参与投资达6亿元,吸引社会资本2.1亿元。下一步,重庆将继续创新模式,让生态保护修复领域更具活力。(记者 申晓佳)

(责编:盖纯、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川渝共青团携手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人民网重庆2月26日电 (胡虹)25日,共青团重庆市委、共青团四川省委以视频方式召开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共青团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2021年川渝共青团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总结》《2022年川渝共青团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工作清单》《川渝共青团关于助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成都团市委、渝中区团委、四川大学团委、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团委围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了交流发言。…
2022年“乡村振兴·重庆专场”4月27日举行
  人民网重庆2月26日电 (胡虹)为立足乡村振兴,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2月25日,“乡村振兴·重庆专场”启动会召开。据悉,由重庆市民政局、市乡村振兴局指导,重庆市慈善总会主办的2022年“乡村振兴·重庆专场”定于2022年4月27日至29日举行,项目将重点聚焦产业帮扶、养老帮扶、儿童关爱帮扶、教育帮扶、人才帮扶、扶弱济困帮扶6个方面。…
重庆南川:金佛山上雪里红
  人民网重庆2月26日电 (胡虹)近日,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降春雪,往日难觅踪影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角雉、红腹锦鸡不惧严寒,在洁白的雪中踏雪觅食、打斗、追逐,其红色的身影犹如一只只小精灵,在雪地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据悉,重庆市南川区境内有200余处河流(湖泊),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飞临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惜鸟类逐年增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