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

武隆:立心铸魂振兴乡村

2022年04月19日17:29 |
小字号

  近年来,武隆区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全面振兴铸魂强根,推动乡村文化兴盛,勾画出了一幅“本土居民不愿离开”“离开游子盼着回来”和“外地游客想着进来”的美好蓝图。

武隆区第二届乡贤表彰大会。代娟摄

  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十足

  近年来,武隆区白云乡围绕乡村文化建设,整合现有资源,精心打造文化墙,营造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浓厚氛围,促进了乡村振兴。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方式,是武隆区开展主题教育宣传,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一个缩影。

  这些年,武隆区创新宣传方式,着力在提振群众信心上下功夫,通过文化的力量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凝聚起加快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2021年3月5日,武隆区第二届新时代乡贤获得了表彰,王战瑜便是其中一员,他在退休后,返回家乡庙垭,成立公司,开办农家乐,发展种养植业,为当地群众带来务工岗位,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

  一时间,王战瑜获奖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大家纷纷点赞评论。“我们的乡贤我们评、评出乡贤我们学。”

  将微宣讲活动搬进农家院坝,把梦想课堂送进田间地头,上门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充实农家书屋文汇读本,树立先进典型凝聚榜样力量等一系列推进农村思想教育,改变传统观念的活动接连举办,激发了广大农村居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沧沟乡大田村培训竹竿舞。代娟摄

  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每当夜幕降临,赵家广场上就变得格外热闹,村民们合着动感的节拍跳起了广场舞,孩子们在旁边开心地嬉戏玩耍……

  “以前大家闲的时候不是看电视就是打麻将,现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可以到广场跳舞、健身,也可以到农家书屋看书阅报。”谈起现在的变化,赵家乡的村民刘晓燕心里便乐开了花。

  为了加快补齐乡村文化建设这块短板,武隆区加大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常态化开展文化活动。

  去年,一批导向正确、品类丰富、质高价廉、适农性强的优秀出版物被选配,流动文化服务进村活动开展1000余场,惠民电影放映2568场。“百本好书送你读”“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开展,学习强国“数字农家书屋”推进建设,乡村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如火如荼。

  同时,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多渠道推广乡村网络文化、推进武隆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成为现实。

  2021年,武隆区接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百乡千村”示范工程,新建乡情陈列馆3个,新培育“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活动5个,政府搭台子,学校与镇村“结对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浩口蜡染。代娟摄

  乡风文明引领新风尚

  近几年,武隆区着力以文明评比活动为依托,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支持乡村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文明乡村等中心工作,全面推动乡风文明、文化生活建设,广泛开展了“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清洁户”等评选活动。

  在美丽庭院评比活动中,广大参赛者纷纷秀出自家庭院,争取在活动中亮相。一时间,“美丽庭院”在武隆区成为高频热词。

  这样的评比活动,在武隆区掀起了打扫,清洁庭院热潮,从客厅、卧室、厨房到院落、厕所,几乎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清理环境卫生,树立文明新风尚,形成了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最美庭院”获得者任中成也直言:“现在都已经养成习惯了,一天不打扫就难受。”

  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以“提质扩面,重在提质”作为乡村振兴的“细胞工程”,推进了美丽庭院创建、生活理念转变、家庭文明建设,同时通过分类创、分级评,示范带动,引导更多群众互比互评,达到以文明家风促文明乡风的效果。

  “天价彩礼要不得,迎亲嫁娶讲感情,文明餐桌别剩饭,倒掉粮食好可惜。”走进火炉镇梦冲塘村,就能看到一个97岁高龄的老党员,走山串乡义务为村民宣讲党的政策。

  近年来,武隆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明确“十抵制十提倡”,以文明节俭、艰苦朴素为荣,以大操大办、奢侈浪费为耻,以实际行动杜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

  如今,新时代的乡风文明正在引领着新风尚。

  乡土文化焕发新活力

  乡村文物承载历史、记录乡愁、讲述变迁。文化遗产的保护,既要留得住、传下去,更要“活”起来。

  立足丰富的文化资源,武隆区大胆创新实践,特别是近年来在传统村落保护中注入文化创意产业,多元融合,用艺术唤醒乡土、以文化激活古村,走出了一条富有武隆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修复古村、复兴文化,一个个破败的老屋化为茶室、民宿,文艺范十足,村子重现生机,八方游客慕名而来。配套设施完善了、村小学复办了、古民居修缮了、村庄变美了、乡村游火了,一度凋敝的村落在文化的引擎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每年8月,传统古村落沧沟乡大田村荷花如期开放,集古村落度假区、桃花林景观区、湖港荡舟、木棕河漂流于一体大田湿地人家乡村旅游示范景区,成为远近游客乡村旅游打卡的热衷地,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开办起了农家乐,“钱袋子”鼓了,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

  不止文化遗产活了,传统工艺也崭露头角,频频亮相。

  石桥木叶吹奏童年乐章、浩口蜡染还原传统技艺,后坪山歌响彻山谷、青吉棕编编织多彩童年,这些乡村传统工艺,具有市场潜力、就业带动强,已经发展成为具有武隆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乡村手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时,武隆区还深入推进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用乡村人文资源为旅游赋能,实施一批乡村文旅产业项目,不断挖掘乡村文化新动能;大力培育一批优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创建一批乡村旅游A级景区,开发一批文化旅游商品,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后备箱”基地;并积极参与“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充分利用市级平台推介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街道的文创产品、农副产品、景区项目。

  “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当下的武隆,已成为最亮丽的风景线!(代娟)

  来源:武隆区融媒体中心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