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木洞山歌剧《爷爷的山歌》6月17日巴南首演

木洞山歌,是传唱于重庆市巴南区木洞古镇的民间歌谣,可追溯至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木洞山歌,增强木洞非遗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巴南区文化旅游委指导下,木洞镇创新性地打造了首部木洞山歌剧《爷爷的山歌》,将于6月17日在巴南文化艺术中心星光剧场首演。
木洞山歌剧《爷爷的山歌》剧照。木洞镇供图
据木洞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爷爷的山歌》是根据木洞山歌传承人喻良华和秦萩玥的真实传承经历改编,以高良、高可这对爷孙围绕山歌传承的亲情故事,以及孙女高可与留学生文阳围爱情故事为线索展开叙述,讲述了木洞山歌的传承与发展。全剧设计时长30-50分钟,采用小型剧的形式,分四幕层层推进,并将最具代表性的高腔山歌、禾籁、盘歌、啰儿调、小调等搬上舞台,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带给观众别样的木洞山歌体验。《爷爷的山歌》后续计划将在木洞河街沈福存剧场常态化演出。
木洞山歌剧《爷爷的山歌》剧照。木洞镇供图
据了解,2008年以来,木洞镇已连续三次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全镇致力于“木洞山歌”的传承与保护,巧用“非遗+展演”“非遗+教育”“非遗+精品”“非遗+党史”的模式,擦亮“木洞山歌”国家级非遗名片。
木洞全景。木洞镇供图
木洞因“洞出神木”而得名,曾为川东四大名镇之一。镇长刘松表示,木洞镇将进一步深入实施文化兴镇战略,依托古镇千年积淀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木洞的非遗文化、名人文化,将非遗文化有机融入古镇游、生态游、乡村游,建成集追寻古镇文脉、探寻中坝岛桃花岛生态、找寻原乡码头,特色商街购物、民宿、餐饮等为一体的旅游地,着力建设健康生态名城、文旅融合名镇、非遗传承之乡,打造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深度融合的千年江镇名片。(李洁、朱燕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第七届重庆非遗暨老字号博览会11日开幕
- 人民网重庆6月8日电 (冯文彦)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重庆主场活动—非遗购物节·第七届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将于6月11日到12日在潼南区举办。届时,将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100余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