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专题关注

行走的思政课:让教育有“知”有“味”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纪实

2022年06月11日09:44 |
小字号

  近年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育人功能,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依托“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厚植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思想政治教育有“知”也有“味”。

  创新网络“三部曲 ”

  让思政教育从“指尖”走入“心尖”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精神,让思想政治教育联网上线,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网络“三部曲”,推出网络虚拟代言人、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强化线上线下互动,以更生动的方式贴近学生。

  重庆工程职院官微虚拟代言人“工小程”

  推出网络虚拟代言人。2015年,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推出师生团队设计官微虚拟代言人“工小程”。根据学生话语表达的特点,创新虚拟代言人“工小程”话语体系,打造专属网络文体“工小程体”。同时,通过拟人化塑造及可视化呈现,有效增强了师生对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的亲近感及认同感。

  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挖掘校史、校园文化符号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制作工小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等系列网络表情包,推进理论的大众化传播;结合学生关注点,推出“考试不加特技”等网络流行语。通过多种形式寓教于乐,让网络思政实践教学真正接上了地气、走进了学生心坎里,受到学生喜爱。

  强化线上线下互动。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强化线上线下互动。通过举办线上线下融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等活动,让学生便于加入、喜欢参与、乐于分享,增加思政课实践教学黏合度。同时,为破解理论宣传较为抽象的难题,团队成员挖掘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产品资源,结合虚拟代言人“工小程”的卡通形象,设计推出了公仔、主题抱枕、主题水杯、布袋、文件袋等阳光文化产品,借助产品设计开发与推广,实现了理论吸引力从线上到线下的有效延伸。

  推出网络虚拟代言人、强化线上线下互动、开发网络思政资源,学校开展的网络育人创新“三部曲”,不仅让思政教育从指尖走向了心间,还成功打造出独具学校特色的网络思政“名片”,先后获评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工作案例和全国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创新示范案例,连续两次荣获重庆市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十佳”成果,成功立项重庆市第二批立德树人特色项目研究基地,网络育人项目《基于虚拟代言人的“三维融通 四位一体”网络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入选重庆市高校“十大育人”精品项目,在重庆及全国职业院校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打造校外“三课堂”

  让思政教育从“书本”走向“社会”

  “在近年来的思政教育改革创新中,我们认识到,思政教育除了抢占虚拟空间,在实体空间大有作为,还要向社会深入,向社会要资源,深化实践思政。”校长张进介绍。为此,学校提出“行走的思政课”思政教育新理念,积极打造校外社会实践“三课堂”,把思政课堂搬出校园,搬进社会,实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巧妙结合,将脚步迈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大舞台。

  将思政课实践教学搬到乡村院坝,打造“田间课堂”。为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把思政教学融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挖掘实践活动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并通过院坝宣讲的形式呈现乡村振兴战略所承载的思想内涵、价值理念,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认知认同。

  将思政课实践教学搬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红色课堂”。为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组织学生赴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红岩联线等校外爱国主义基地开展现场研学,引导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场感。

  把思政课实践教学搬到工厂企业,打造“匠心课堂”。结合学生实习实训,让行业企业成为学生锤炼“工匠精神”的大舞台,把思政课实教学要点融入到实习实训场景中,激发学生学习感悟以“吃苦耐劳、精益求精”为核心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验感。

  同时,学校还通过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四点半课堂、社区学校、敬老服务等活动,推动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

  得益于“三个课堂”的深入推进,重庆工程职院实现了学生“知、情、意、行”统一,人才培养成效日益彰显。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67项,居高职院校前列。其中,2021年一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获国家级优秀团队,涌现出一大批如“大国工匠职教之星——邓鑫”等优秀毕业生。

  建设校内“三基地”

  思政教育从“课堂”走向“校园”

  “思政教育要向网络延伸,更要向校园扎根。学校是思政教育主阵地,学生每天在校园里成长,校园里的每一处景观小品、每一个活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重庆工程职院党委副书记陈美志表示,用好校内思政资源,不仅是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将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途径。

  葛鑫老师在校内思政研修基地为学生讲授专题思政课。重庆工程职院供图

  为此,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整合校内思政教育资源,让思政教育从“课堂”走向“校园”,实现了校内思政实践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足不出校就可开展实践教学,让实践教学“实”起来。

  建设思政教育实践研修基地。依托校史陈列馆、地质科普教育基地等“一路两馆三基地”,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建成“重温光辉历程 牢记初心使命”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修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现场教学,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学校组织师生在此开展“沉浸式”的党团课,得到了学生的一致点赞,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得到不断提升。其中,教师曹诗裕还在在重庆市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喜获特等奖。

  建设专业实习实训育人基地。把思政课实践教学搬进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开讲“弘扬工匠精神 培养职业道德”等专题思政课,阐释德技并修“大道理”。 学校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教师游青山带领8名教师共同讲授的《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成功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授课教师、团队确定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实现了学校在国家级课程思政建设上零的突破。

  建设第二课堂课外实践基地。依托学生公寓等文化育人场地,融合社团活动、劳动教育、志愿服务等场景,打造“第二课堂”,构建实践育人“大场景”,引导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提升学生思政获得感。服务育人项目《基于“融化式育人”模式的“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成功入选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成为学校继网络育人项目后连续交出的第二份成绩单。

  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以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效显著——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行业技能竞赛、文体类竞赛等获奖近1000项,涌现出一大批如“大国工匠职教之星——邓鑫”等优秀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企业满意度保持在92%以上;该校也成为全国优质高职院校和“双高”建设计划项目学校,先后获全国高职院校育人50强、创新创业50强、服务贡献50强、教学资源50强。

  对此,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易俊表示,在网络中“行走”,拓展育人空间;在校园中“行走”,实现德技兼修;在社会中“行走”,培育家国情怀……“行走的思政课”构建起实践育人大格局,同时也是重庆工程职院善用“大思政课”的缩影。今后,学校将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提高育人质量,让思想政治教育有“知”更有“味”。(袁杰、向诗佳)

(责编:盖纯、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