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

江津区:全力打好“抗旱保生产”这场硬仗

2022年08月23日14:14 |
小字号

“大家快出来,政府给我们送水来了。”一大早,江津区永兴镇艾家村何启福,看到一桶桶清泉、一车车自来水被送到家门口,高兴得脸上乐开了花。

永兴镇艾家村地势偏高,受夏季高温影响,村民用水量陡增导致主供水管不足,难以正常供应村民用水。为解决用水问题,八月初,应急供水小分队送水车开进艾家村,不仅把水送到村民家门口,对于村里的五保户,还专门由志愿者帮忙把水送到水缸里。第一时间为村民送去了清澈干净的自来水,缓解了村民喝水难题,保障了群众生活供水。

“每次送水都要保证村民们2至3天的用水,目前已满足全村20户68人用水需求。”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通过送水车解决村民用水危机,他们还将对其他水源点水量不足的村社,采取分区、分时段供水。

东溪村作为江津区石蟆镇重要的水果基地,面对连续的高温天气,拥有600亩荔枝的李洪心急如焚。在了解到他的困难后,东溪村党员志愿者们一大清早就来到李洪的地里,有的浇水,有的剪枝,干得热火朝天。“今年是他荔枝种植第三年的关键时期,我们此次的送水服务,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东溪村党委书记赵雪梅说道。

受强盛副热带高压影响,7月下旬至8月,江津区大部分地区有若干时段的晴热伏旱期。由于江津区农村供水水源水质、水量对大气降水依赖程度较高,连晴高温天气导致部分地区断水或水量不足。

江津区提前安排部署,做好干旱对农村供水保障和水利工程蓄水量的动态监测,对122处村镇集中供水工程抗旱趋势情况进行分析,指导镇街做好应急处置,积极推进农村供水维修养护及供水保障工程建设。重点关注高山深丘等易缺水区域以及近年来受旱灾害影响较重的村社,并落实供水设施巡查人员,定期巡查水源和蓄水池等蓄水保水,确保未雨绸缪处置旱情。

为解决高温期间群众突发性缺水问题,江津区水利局还致力于做好对干旱缺水人口的应急处置,采取应急送水、管网延伸、新增水源、分片分时段供水、抢修供水工程等综合措施,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水。目前,已为永兴、白沙、夏坝、慈云、四屏、西湖、龙华、先锋、圣泉等14个镇街41个村社送水134车次,惠及群众13617人。各受干旱影响供水的镇街,也积极采取相关应急措施,通过应急送水、分时段供水等方式全力保障农村供水安全。

为了让群众用水放心,今年以来,江津区还实施农村供水“净水行动”,在全区96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落实水源地巡查、水池和供水重要管道清洗、规范投加消毒剂等措施,着力提升农村供水水质。

此外,在抗旱保供电方面,国网江津区供电公司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党员服务队员,加强供电线路巡查,重点检查排灌站设备用电情况、水泵控制柜,以及供电线路、设备等设施,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同时,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做好各项应急抢修准备,及时解决各种用电问题。

“干旱天气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为了保障农业灌溉用电,供电所对供区100多个排灌站的线路和设备进行了巡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处理。”江津区供电公司油溪镇供电所所长邱炽介绍说,下一步,将继续坚守岗位,迅速响应,做到哪里有需求,电力员工第一时间就出现在哪里。

截至目前,江津区供电公司已出动抗旱排灌保供电人员100余人次,协助农户整改低压用电隐患11处,消除安全隐患7起。

在绿植保护方面,江津区每天使用3000余吨水让花草树木“消暑解渴”,同时,为提高浇灌效率,江津区增派了35辆水车,分早4时至10时,20时至24时采用水车浇灌、设施喷灌、人工管灌等作业方式,不间断、拉网式灌溉,科学补水。日浇水量由平时260吨增至3000余吨,绿化工人错峰加班,全力保障绿植安全度夏。(程雅琦)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