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人民日报记者遍神州

黄葛树下品古寨

覃 琳
2022年09月11日15:1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传统民居,是先民生存智慧、建造技艺、社会伦理和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地域文化的一面镜子。东岩古寨,体现了当地民居的哪些普遍特点,又有什么独特创造?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1日 07 版)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1日 07 版)

  一株冠盖约70平方米的黄葛树,守卫着东岩古寨的石券寨门。这是一株神奇的“母树”,枝干上附生着各种小树:黄檩树、香樟树……近300岁的她也是东岩古寨的“母树”,见证着这里的历史变迁。

  清道光年间的《忠州志》将当地的“寨”分为三类,其中一类就是为防御土匪所建。东岩古寨属于比较特殊的山地民居群落,防卫目的明确;虽然规模不大,但选址险要、布局紧凑、寨墙宽厚,充分体现了山地寨堡的防御功能,反映了人们自发修筑寨堡、自保家人安全的历史。

  东岩古寨建筑的一大特点是三合院。

  不同于常见的四合院,这里的民居建筑三面围合,敞开一面迎风透阳。据记载,清同治年间,古寨中的三合院共计12处,其中刘家三合院是目前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代表。古寨的三合院民居体现了重庆传统民居为适应山地地形“依山就势、巧于因借”的建筑特点。三合院可以根据地形设置长短间数不同的两厢,与正房一起围合出一个小的院坝作为农作物晒场和日常活动场地。为凸显正房重要性,三合院常将正房置于高的台地,降低厢房和院坝标高;也可将正房厢房设在同一标高台基上,院坝做下沉式。由于不易在山地选择宽绰基址,为争取更多空间,有的三合院会在部分房间上方铺设木板,建造低矮阁楼方便储粮。

  古寨建筑另一特点是砖石的运用。

  石材不仅用于寨墙、寨门、炮台等防御设施,也用于砌筑古寨的水池壁等公共设施,还大量应用于民居建筑的石柱础、地槛石和墙基。如刘家三合院的正屋,1米高的条石墙基将上方木构件高高抬起,有效地避免了木构件受潮变形。

  石材在古寨不仅应用广泛,而且雕刻精美。刘家祠堂的柱础石雕,正面及侧面均构图饱满,雕工精细。古寨至今还保留了一个用整石挖凿而成的水缸,长1米有余,水缸上的石雕虽经岁月洗礼,仍然精美。忠县的石匠一直在当地小有名气,优秀的石料加工技艺一方面得益于历史的传承,一方面也得益于取材的便利。这既是材料的历史,也是手艺的历史。

  砖墙也是古寨的一个特色。在条石墙基上方易受潮湿、多用明火的墙段,多使用砖墙而非木板。砖墙的典型砌筑方式是用青砖砌筑空斗墙,空斗内填土,这样既避免后方土坡的潮湿,也保障厨房用火的安全。有的院落的厨房还修建了立砖斜砌的“风洞子”,样式灵巧别致。

  古寨建筑的第三个特点是精美的装饰。

  古寨民居装饰的多处细节,体现了当地人的审美情趣。镂空木棂窗,纹样繁复细致。檐廊双步梁的驼峰,雕刻精美。刘家三合院的堂屋地面,至今还保存着一幅完整的蓝碎花瓷片拼贴画,这一装饰方法曾广泛用于古寨民居外墙装饰。

  抚摸着满是岁月痕迹的砖石,走进古寨,寨口的村民谈天说地,身后的古寨沉默而立。这一处曾经的防御寨堡,不仅记录了文化的传承,也承载着浓浓的乡愁。

  (作者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本报记者刘新吾采访整理)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9月12日起 重庆中心城区将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
  人民网重庆9月11日电 (刘政宁、姚於、刘敏)9月11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杨琳介绍,当前全国疫情多点散发,疫情形势严峻复杂。…
天桥修好为何迟迟不用?大渡口:整改后已通行
  人民网重庆9月11日电 (陈琦)“感谢政府关注及帮助,解决了我们的出行问题!”近日,来自重庆市大渡口区的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对自己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表示感谢。 原来,2022年7月22日,该网友通过“领导留言板”向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反映,位于大渡口区轻轨5号线跳蹬站横跨华福大道的天桥在6月份就已经全部修好,设施也已经完善,但至今没有开放使用,导致行人必须绕道前方100米的临时斑马线穿过马路乘坐地铁。…
连续7天无社会面新增 重庆本轮疫情得到有效处置
  人民网重庆9月9日电 (刘政宁、姚於、刘敏)9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介绍,9月9日0-12时,重庆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已连续7天没有社会面的新增感染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