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减负赋能 重庆市农业综合执法“慧执法”成效初显

充分利用大数据、移动通信、视频监控、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精准锁定违法行为,有效减轻基层负担,全面提升执法工作效能。10月14日,重庆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消息,重庆市农业综合执法“慧执法”平台成效初显。
据悉,近年来,重庆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坚持向信息化要能力,向信息化要编制,开发、整合渔政视频AI预警处置、现场执法检查、案件办理、智慧动监等系统,打造重庆农业综合执法“慧执法”平台。加强与农业农村系统各单位数据对接,共建重庆三农大数据平台,共享监管对象、审批备案、农业投入品、行政执法等农业大数据。加速信息化建设成果向实战效能转化,利用信息化技术研判违法线索,智能辅助执法办案工作,自动统计执法数据指标近500项,自动生成现场检查、案件办理工作报表和总结,让执法人员不再填报表、写总结。解决农业综合执法执法领域广、执法事项多、人员编制少等困难,为基层执法人员减负赋能,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截至目前,重庆市农业综合执法“慧执法”平台累计开展检查任务58037次。累计立案1706件,在办案件897件,结案809件。建成高清视频监控点位833个,覆盖重庆35个区县,精准查办涉渔案件100余起。
重庆渔政视频AI预警处置10分钟查获非法捕捞当事人
“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针对全市禁捕区域“点多、面广、河流长”,禁捕执法“发现难、取证难、反应慢”等难点,市总队开发了渔政视频AI预警处置系统,在重点流域和河段架设摄像头,运用高清监控、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精准锁定违法行为,转变了渔政执法监管方式,减轻执法人员24小时巡查蹲守压力。
2022年6月10日17点41分,有人在合川区梯子岩青草坝河滩违法放网捕鱼。17点42分,渔政视频AI预警处置系统智能识别出该违法行为,并推送预警信息。执法人员核实监控视频后,立即通知该分区护渔队员前往处置。17点47分,执法人员通过监控视频,发现当事人对网具伪装藏匿后,从涉案水域离开。17点52分,在执法人员远程引导下,护渔队员迅速锁定违法当事人,并找到藏匿的网具。当事人看到监控视频后,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重庆智慧动监”数据分析查获经营动物无检疫证明案
为防范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提升动监工作信息化水平,市总队依托全市畜牧云整合升级了重庆智慧动监系统,实现了检疫申报、调运备案、动物检疫、指定通道检查站检查等工作“一部手机”办理,检疫监管与养殖、运输、屠宰等信息互联互通智慧化监管。系统运用大数据统计分析,可以查找违规调运等案件线索,解决了相关违法行为手段隐蔽、不易发现等问题。
2022年6月13日,执法人员依托重庆智慧动监系统,分析A屠宰场入场生猪数据时,发现货主刘某违规调运生猪线索。经进一步联系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核查生猪运输车辆运行轨迹等信息,查实货主刘某违法经营、运输无检疫证明生猪。目前,该区农业农村委已对刘某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处罚。
重庆农业综合执法“慧执法”现场检查系统发现假劣农药
农业综合执法涉及种子、农药、化肥、饲料、兽药、畜牧兽医、渔业、农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23个领域、1168个检查事项,涉及法规310部,执法检查专业性强、难度大。为此,市总队开发了“慧执法”现场检查系统,系统执法终端具有查询、记录、拍照、录音、通讯等功能,可根据检查场景,智能提示应检事项、违法行为和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扫描证照、产品编码,就能自动生成检查记录,还可生成检查报表和报告,进一步为基层减负增效。
2022年5月19日,执法人员对A公司农药销售门店开展执法检查,使用“慧执法”现场执法检查系统扫描农药产品二维码,发现多瓶草甘膦异丙胺盐单元识别代码相同,该批农药涉嫌假劣农药。执法人员依法对上述农药进行抽样送检。5月25日,重庆市化学农药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报告表明,该批农药不符合GB/T 20684-2017标准要求,为劣质农药。A公司对其经营劣质农药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李彦)
来源:重庆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