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舌尖上的浪费 重庆八家单位发出倡议

为有效杜绝餐饮浪费、增强餐饮经营者和消费者反餐饮浪费意识,近日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重庆市营养学会、重庆市酒店行业协会、重庆市食品工业协会、重庆市包装协会、重庆市连锁经营协会、重庆市互联网协会、重庆市电子商务协会等7家学会、协会共同发出倡议,反对舌尖上的浪费。
一、餐饮经营者厉行节约是法定义务,倡导经营者通过“三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三权”。一是“能量化”,即倡导经营者量化所出售的食品的重量、体积、标注主要味型特点、运输及存储要求,重点推进“网络点餐明示食品重量(体积)”,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二是“能拆分”,通过细分餐饮单位,积极推广“小份菜”、“半份菜”,针对外卖点餐场景存在主食浪费的现象,加快推广“小份饭”、“半份饭”等,由消费者选择,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选择权;三是“能明码标价”,即不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二、餐饮经营者应履行制止浪费的提示义务。经营者可以通过张贴“光盘行动”标识等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理性消费,在自助餐取餐台、学校及机关食堂入口处等必经环节进行提示。鼓励餐饮外卖平台结合动态点餐数据信息,在消费者点餐下单全流程发布提醒信息,倡导适量点餐、绿色消费。
三、餐饮经营者要提高节约能力与引导服务水平。餐饮经营者应执行国家、行业协会、企业制定的反食品浪费标准规范,将反对食品浪费纳入从业人员培训内容,提升餐饮行业加工等环节中的反浪费的能力,增强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餐饮浪费的人性化引导提示的服务水平。
四、提升外卖场景餐饮品质,减少食物浪费。餐饮外卖平台和平台上的经营者应密切关注消费者反馈和食品特性,外卖平台要利用餐饮平台大数据功能,根据消费者反馈和食品特性,引导商家合理改进配送范围、餐食包装等条件,提升外卖场景餐饮品质和消费者的用餐体验,防范食品浪费。鼓励有条件的平台和餐饮经营者在线上点餐环节推出“菜量自动提醒”功能,在消费者设置用餐人数后根据不同就餐情况给出菜量提示,帮助消费者进行选择。
五、婚宴、自助餐、单位食堂等用餐场景应强化制止浪费的精细化、人性化管理。及时监测和评估自助餐和单位食堂人员就餐信息,按需供餐,科学配餐。婚宴用餐场景备餐比例合理、鼓励分餐或者对部分菜品进行分餐,提供公勺公筷公夹,鉴于公勺使用局限性大,公筷易混淆,建议多配置公用多功能夹子。通过鼓励打包“沾喜气”等方式,以婚庆者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免费打包。对于没有使用需求的婚宴备桌的食材不加工,由消费者选择打包食材带走或者在约定时间内用餐。
六、共同建设勤俭节约、合法文明就餐的消费环境。餐饮经营者按照制止餐饮浪费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制定企业制止餐饮浪费的制度或行动方案。在线下制止餐饮浪费同时,短视频及直播平台应抵制以暴饮暴食、虚假夸大宣传等不健康不文明方式进行直播带货、引流餐饮过度消费。
七、反餐饮浪费消费者有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广大消费者在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有责任牢固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把“光盘行动”作为一种时尚,从自身做起,做制止餐饮浪费的“先行者”;外出就餐、外卖按需点餐,剩余饭菜打包带走,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做制止餐饮浪费的“践行者”;引导亲朋好友合理膳食,不攀比,不炫耀,增强爱粮节粮意识,引领“杜绝浪费崇尚节约”的良好风尚,做制止餐饮浪费的“宣传者”;对违背法律规范和公序良俗的餐饮浪费行为要积极举报反映,做制止餐饮浪费的“监督者”。
来源:重庆市市场监管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大行动"
- 人民网重庆3月24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部署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大行动”。 实施提升主城都市区极核引领行动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6%,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4%,常住人口达到220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80%,初步建成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便捷之城、宜居之城、生态之城、智慧之城、人文之城,加快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