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检察院——
公开听证,协力维护公共利益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09日 10 版) |
在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检察院,随着群众走进听证室,一场公开听证会便开始了。
不久前,荣昌区人民检察院接到群众反映,从事焊接加工的门店造成了空气污染和噪声扰民。此前,检察机关调查发现,不少从事焊接加工的门店没有配套使用净化设施,在加工过程中直接排放一氧化碳等气体。部分经营者在门店外露天加工,产生高强度噪声、强光及辐射。小区业主和焊接商户的矛盾一触即发。
检察官进一步了解得知,类似情况较为普遍。如何通过一案的解决来化解同类矛盾?在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的指导下,荣昌区人民检察院将相关行政机关、街道社区、焊接门店、群众代表召集到一起,进行案件听证。
“为了促进司法公开,我们会对部分案件召开听证程序,就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案件处理等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听证会开始前,检察官张皓宇向大伙儿解释“公开听证”的含义。
“这件案子具体要怎么整改?”现场,人民监督员迫不及待地问出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现场,镇街负责人给出了答案——荣昌区人民检察院在问题突出的11个镇街立案磋商,召开推进会达成共识:由各镇街履行好日常管理职责,主管部门统一制作责令整改通知书并派员分片指导,230家商户均安装了烟尘收集器、遮光板等污染防治设施。
“群众权益要保障,但商户的合法合理权益也要保障。在整改中,是否兼顾了商户的权益?”在提问环节,听证员蒋如清问。
“净化设施需几百元,整改成本并不高。商户认为配备这些设施后,加工更规范了,对自身也是一种保护。”行政机关代表说:“这几个月,我们都没有收到针对焊接扰民的投诉。”
“我是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居民还关心一个问题:如何保持整治效果,防止反弹?”听证员吕继泽说。
“230家商户均承诺,不在室外加工,不在中午和晚上加工。我们会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止反弹。”行政机关代表说。
“行政机关已依法全面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责,检察建议内容得到有效落实,公共利益得到有效保护。”随着听证员对评议结果的宣布,这一因焊接污染引发的难题终于被成功化解。去年以来,重庆检察机关主动作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累计开展检察听证1611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