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人多车少”立马增派车辆 发现司机困倦及时予以提醒
重庆公交“智慧”上路

近年来,不少重庆市民都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上班高峰期,大家正为等公交车焦急时,突然连续两辆公交进站,瞬间“清空”站台。
通常,人们会认为这是运气好,但其实并非如此。这是重庆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公交行业、让智慧公交主动服务广大市民的缩影。
5月30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位于两江新区人和街道的两江公交数据监控指挥中心。在这里,一张大屏上跳动着不同的数据,实时显示营运车辆总数、刷卡数据(客流)、公交路线、各片区运行车辆数和运送人数等。
“依托这张大屏,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调度方式,让公交更人性化。”两江公交信息技术部工作人员韦益介绍,过去,公交调度靠既往经验,只分为高峰和平峰,调度表就是一张薄薄的纸。遇到上下班高峰,或者交通事故等突发情况,乘客往往“干瞪眼”。
现在,公交调度基于大数据,如果某一片区出现“人多车少”的情况,调度人员就能在后台及时增派车辆。另一方面,各路公交的调度人员也能在调度室共享信息,更好地协调驾驶员机动增发区间车,上下班高峰可以做到“车接人”。
同时,通过车内的摄像头、GPS、CAN传感器等设备,驾驶员的工作状态、乘客的情况以及路面情况等也能在后台实时显示。发现驾驶员困倦,后台可以及时发送消息提醒,乘客失物也可通过查看公交监控来寻找。
公交所追求的目标是乘客乘坐舒适,车内不过于拥挤,同时车辆不会空跑,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依托大数据等技术,这一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不仅如此,通过数字化赋能,公交运营和管理也更为精细。韦益说,通过车内CAN传感器,可以采集驾驶员的动作数据,例如油门深度和刹车力度等。通过分析,公交公司可以优化驾驶员的动作,让车辆运行更为平稳、安全,同时也可以进行事故剖析,为问题防范提供数据支撑。
另外,智慧公交系统还可以抓取乘客的乘车刷卡数据,在后台分析出各个站点的人流量。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定期分析,两江公交能够对线路进行优化,使营运更为高效。
记者了解到,仅在两江公交,智慧公交系统就实现了2600多台公交车全覆盖,记录刷卡信息超过40万条。目前,两江公交还与两江协同创新区开展合作,探索车路协同,让公交车尾屏实时显示前方红绿灯信息,深受各界好评。
此前,重庆公交已经建立大数据中心,每天可有效管理4000万条卫星定位数据、400万条支付数据、9.8万班次调度数据。乘客可以通过手机地图和“车来了”App等,提前用手机查询车辆到达时间。2022年,重庆智慧公交服务市民近11亿人次。(记者 申晓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将在长寿举行
- 人民网重庆6月6日电 (记者冯文彦、实习生向姝颔)6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庆主场活动——非遗购物节·第八届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召开。发布会上,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长寿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了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庆主场活动总体安排情况。…
- 首创"技改抵扣" 重庆一案件入选最高法指导性案例
- 回访座谈会现场。重庆五中院供图 人民网重庆6月6日电 (记者刘政宁)6月5日,世界环境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中创新适用“技改抵扣”裁判执行方式已结案的两家企业情况进行回访。…
- 2023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成果教育年会将在渝举行
- 人民网重庆6月6日电 (记者胡虹)为加强人文交流理念的教育、传播和实践,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指导,重庆课堂内外融媒体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研究智库承办的2023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成果教育年会将于6月14日至16日在重庆举行。 本次年会以“未来·在世界与我之间”为主题,践行以人为本、开放平等、尊重包容、理解欣赏、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秉持正确义利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交流理念,以编写出版《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成果案例汇编》为契机和依托,通过教育艺术展、主题分享、平行论坛等环节,协同政校企资源,探索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新模式,围绕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共建一个多元参与、互学互鉴、共同成长的交流平台,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