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

擦亮金字招牌 城口老腊肉“再出发”

2023年09月22日19:06 |
小字号

签约仪式现场。李官芮摄

签约仪式现场。李官芮摄

9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开幕。当天,城口老腊肉“再出发”推介洽谈会上,城口老腊肉再获2.379亿元订单,收获满满。

推介会上,还发布了城口老腊肉系列地方标准,展示城口老腊肉全产业链溯源体系以及新产品。“举办这次推介活动,就是要通过高位推动、高端合作,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为市内外高成长企业与平台商、渠道商提供一个对接合作机会,推动实现产加销无缝对接,让平台渠道的‘舟船之力’,推动城口老腊肉的‘扬帆出海’。”城口县委副书记、县长董奕锋现场推介。

据了解,城口县地处大巴山南麓,位于重庆最北端,渝、川、陕三省 (市)交界处,因踞三省门户名“城”、扼四方咽喉称“口”而得名。

城口老腊肉做推介。李官芮摄

城口老腊肉做推介。李官芮摄

城口老腊肉为何能赢得市场份额?

在原材料选用方面,制作城口老腊肉的原料是生长在高海拔地区、以天然富硒饲料为食、养殖周期在300天以上的高山生态猪,造就了城口老腊肉最优质的原材料。在制作工艺方面,通过独特的香料腌制与青冈木炕制的洗礼,坚守苛刻的温度与时间的双重考验,一道“传统工艺、古法制作,高炕慢火、低温发酵”的城口老腊肉才能呈现在人们面前,根据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重庆市畜科院检测结果,城口老腊肉是低温发酵的健康食品。

此外,城口老腊肉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2007 年取得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城口老腊肉制作工艺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城口老腊肉成功进入“黑珍珠餐厅”,首次自营出口香港,亮相第 32 届香港美食博览会,是重庆市具有代表性的土特产之一,目前,城口老腊肉品牌价值已超过4亿元。

在此基础上,城口县借助鲁渝协作平台、九龙坡对口帮扶等协作机制,进一步拓宽老腊肉销路。当前,城口发展迎来“双高”时代加快到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重大机遇,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进一步凸显,城口老腊肉有望迈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推介会现场城口老腊肉受追捧。李官芮摄

推介会现场城口老腊肉受追捧。李官芮摄

为了擦亮城口老腊肉这块“金字招牌”,近年来,城口围绕“国际标准、国内顶级、行业标杆”总目标,按照“稳定供给、提质增效、知名品牌”总要求,着力实施标准化生产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品牌营销体系、利益联结体系“五大体系”建设,大力培育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城口老腊肉原材料优质高端化,加工工艺标准化、产品标准国际化、品牌营销集约化打造统一品牌下的多元产品。

同时,发布地理标志产品城口老腊肉、城口老腊肉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城口老腊肉加工工艺技术规范、城口香肠加工工艺技术规范、城口老腊肉农家房建设技术规范、城口老腊肉小作坊生产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确保从猪种选择、养殖、屠宰、加工、深加工等环节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城口老腊肉标准化水平,稳定城口老腊肉质量。

今年上半年,城口县组建“中药”“老腊肉”“生态康养”“大木漆”高质量发展专班,大力发展中药材、老腊肉、文旅康养、大木漆等主导产业,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奋力打造具有城口标志性和辨识度的产业品牌,城口老腊肉“再出发”走向“快车道”。

“专班成立后,我们先后到多个乡镇及老腊肉加工企业开展调研,全面掌握全县老腊肉产业发展情况,通过办公室内部会议等方式集思广益,全力推动出台城口老腊肉全产业发展图谱。”城口县老腊肉专班办公室副主任王敏说。

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城口县全县发展生猪养殖大户629户,建成老腊肉生产基地(作坊)179个,城口老腊肉年销量超8000吨、产业链总产值超30亿元,将全县60%以上的农户镶嵌进老腊肉全产业链。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持续抓好生猪养殖技术培训、老腊肉全产业链溯源体系建设、营销推介、项目申报等工作,全力推动老腊肉产业‘再出发’,把城口老腊肉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王敏表示。(蒋海涛)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