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传承 守护一腔川剧情
“站在了穿透观锦绣,千红万紫满神州……”
4月16日下午2点,狂风急雨初歇,一束阳光破乌云而出,金辉洒满清水溪,龙群和女儿唐柔玮正在收拾被风吹乱的舞台,看到此景,一折川剧名调《人间好》脱口而出。
“动作要舒展,云手要托起,现在的角色是小花旦,不是闺门旦。”一出出川剧名腔在母女二人的眼波流转中演绎,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后浪片区引起众人围观,外地游客面面相觑地问:“这是什么戏剧,声调婉转,很好听。”上了年纪的本地居民则点头回应:“这是川剧,她们母女是民间川剧团的‘台柱子’。”
龙群悉心指导女儿。 人民网记者 刘祎摄
外地游客不知,本地年轻人不识,仅在上年纪的“老票友”里流传,如今,川剧面临传承难题,龙群母女正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钟爱了半生的川情渝调。
再获满堂彩 86岁戏迷背花贺“搬家”
3月30日,是龙群川剧团“搬家”的大日子,沙坪坝区政府、磁器口街道管委会将后浪片区的“花坞”协调给剧团,自此,这个民间川剧团有了专属戏台。
龙群一大早扮上妆,第一场就是重头戏《白蛇传》,女儿演前半场,自己接后半场。距离演出开始还有2小时,戏迷们鱼贯而入,有的自觉找座位,有的站在后台口,跟演员们寒暄。
“小龙,小龙,我来了!”86岁的吴伯伯挤进人群,“今天是剧团的大日子,我把自己种的花背了几盆,祝你越唱嗓门越亮。”
龙群把一盆盆花搬到舞台旁,转身笑着说,“你都86岁了,这么重的花,太辛苦了。大家能来支持我、支持川剧,我很高兴,今天我好好唱!”
龙群和现场戏迷互动。 人民网记者 刘祎摄
咚咚锵开场,一声长调,龙群缓步登台,几十年的功夫,融成身段、捏成腔调,清亮冷冽的嗓音,勾着台下戏迷的心。整本戏唱罢,台下掌声如雷。
送走戏迷后,龙群在女儿的搀扶下回到后台,“这些戏迷爷爷奶奶们看着你长大,今天都夸你唱得好。”唐柔玮笑着,默默地整理道具,一旁的演员们也忙着卸妆,细一看,演员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唱戏收入低 母女靠商演维系剧团
“搬家”日一别,再见唐柔玮已经过了两周,“前段时间忙搬家、演出,加上换季,过敏了,一直不见好,我们这一行,真不轻省。”
既然不轻省,为什么还要坚持,当初还有其他选择吗?
“有!”唐柔玮有着重庆女生特有的活泼俏皮,“我大学是学翻译的,如果我不唱戏,说不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官呢。”
“小龙女”唐柔玮演出。 人民网记者 刘祎摄
“我自小在剧团长大,对川剧有感情,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唐柔玮舍不下川剧,看不得母亲辛苦,所以选择戏曲行当。这个行当辛苦,练功折磨身、共情伤透心,“这些都不怕,因为我从小就接触川剧,身段、唱腔都融进生活了,2014年开始系统学习戏剧,上手很快。”
相比于龙群的清亮高亢,唐柔玮声线细腻、甜糯柔顺,戏迷都夸“小龙的女儿唱得真不赖!”久而久之,“小龙的女儿”简称为“小龙女”,名声逐渐打响。
名声打响后,唐柔玮担子更重了。“母亲年纪大了,管理、运营的事情都是我来负责,现在听戏的人老了,也少了,唱戏收入低,我只想让剧团‘活’下去。”唐柔玮算了一笔账,一张戏票30元,一周演一次,一次最多一百人,还要负责这一百人的餐食、演员的工资、水电费,“基本是入不敷出的,都是靠我和母亲的商演来补贴。”
拥抱年轻人 经典也需唱出来
为了让剧团“活”下去,唐柔玮想了很多办法。
龙群川剧团演出。 人民网记者 刘祎摄
拥抱流量也许是条出路。唐柔玮抖音粉丝有9.6万,热度最高的视频点赞量67.7万,内容是演示川剧指法:观天。娇俏的容颜、活泼的语言,为她圈了一波粉丝。
短视频火了,收到的留言却褒贬不一,“内容做得太深、太传统,数据就不好看;要是做得太花哨,有些留言认为我在破坏传统经典。”唐柔玮不知如何平衡,索性先放下新媒体,埋头演戏。
“埋头演戏可不行。”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相关负责人找到唐柔玮,“把‘花坞’协调给你们剧团,是希望你们能有更好的舞台演出,也希望能借‘后浪’的人气,宣传川剧,这边的年轻人多,要让川剧‘拥抱’他们。”
“拥抱”年轻人,唐柔玮开窍了,“我是民间剧团的演员,根扎在人群里,怎么能‘埋头’。要是川剧能像‘花坞’下面的露天live就好了,大家都能跟着唱,不仅不愁市场,还能传播经典。”
“要唱,要大家唱。”龙群也赞同女儿的想法。于是母亲按照古腔老调写谱,女儿依照谱子弹琴编和弦,传统剧目篇目多,两人就从名本、从拿手戏写起,“我母亲的拿手戏《梅龙镇》,我的《宫人井》都排上了日程。”
“传统剧目可以试着应用和弦,在清唱背后加上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音轨、伴奏,让经典曲调变得更加上口,更有吸引力。”唐柔玮希望借用这种模式让川剧、川剧人“活”下去,“和弦做好后,我不收费,标名字就行,先让市场知晓,剧团目前就我一个年轻演员,我得扛起这个担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