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红色文化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2024年06月17日17:13 |

近日,巴南区教育综合实践中心小红军成长基地新一期实践活动开启,基地以“小红星课程体系”为载体,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学生成长铸魂注力。
基地集人格培养、文化教育、生活管理、习惯养成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思政教育空间,深度挖掘和拓展了各实践课程的育人价值,细分为以《重走长征路》《红军农场》等思政“大课堂”,《夺取腊子口》《巧渡金沙江》等思政“小课堂”,《老班长鱼汤》《会师面》等思政“微课堂”,通过渐进式的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了综合实践课与思政课的完美融合。
为更好的打破课堂空间局限,基地还以聚力协同、共同育人为大格局,通过推动基地、学校、社会三大方向的主渠道与主阵地的深度交融,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多场域交替影响的大思政协同育人体系与共享空间,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不断挖掘各区域、领域育人资源,积极联通课堂内外,构建了校本课程和拓展课程两类资源库的共享机制,不断为“全课堂”教学模式积累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同时,基地还不断通过因地制宜,契合学生身心发展,打造学生喜爱的、终身受益的红色品牌课程。多年来,基地围绕巴南区历史沿革、革命传统,融汇当地红色遗迹、先烈事迹、人文特色,充分以“长征精神”为核心,不断拓展“国防教育”“劳动教育”“应急救护”等多元主题,通过课堂教学、研学实践、志愿服务三大板块,精心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不断用“强品牌”特色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添砖加瓦。
下阶段,基地还将自觉运用发展的眼光和思维,推动红色基因根植于学生心中,不断增强“当代小红军·未来接班人”核心目标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袁启芳)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执行案款发放平均用时从18.3天缩短为6.7天
- 人民网重庆6月17日电 (记者刘政宁)17日,记者从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获悉,为切实加强对执行案款的管理和风险防控,该院创新执行案款规范化管理机制,先后制定实施《关于执行案款管理工作的规定》《向案外人发放执行案款信息公示工作指引(试行)》,并将“执行案款申领和管理”作为“法治·渝诉快执”组成部分,纳入数字重庆建设范畴开展预研测试。今年以来,申请执行人获取案款发放平均用时为6.7天,较机制建成前缩短11.6天。…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