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

何顺明:55年守护黄草山5000亩森林

2024年09月25日19:07 |
小字号

“走了哟!”何顺明穿好胶鞋,抽开门栓,往外走去。“进山了,脚下要注意。”老伴王广英一边叮嘱,一边递上砍刀和水壶。何顺明今年71岁,是垫江县三溪镇青龙村的护林员,管护着黄草山青龙村唐家沟区域的5000余亩山林。

“住在这片山,吃着这片山,守好这片山。”何顺明不善言辞,可一提到山,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直言大山就是他的家。黄草山碧翠环绕,流水潺潺,一坡连着一坡,重重叠叠,小路蜿蜒通向深处,几十年里,何顺明的这条巡山路越走越平顺。

结缘:许下庄严承诺

1969年,16岁的何顺明分配到一份看竹林的活计,从此踏上了护林的道路。当时,竹林归集体所有,任何个人无权砍伐,但竹子的用途实在太多,土筐、箩筐以及很多生活用品都需要竹子来制作,免不了有人偷砍。

“第一次抓住有人偷砍竹子时,大家都夸我做得好,家里人也觉得我能干!”回忆年轻时的经历,何顺明透着些许自豪。又过了一年,何顺明被安排了一份看护“飞播林”的工作,当生产队队长领着他分清辖区每片山每片林的边界时,他只觉得又亲近了大山几分,与大山的羁绊又多了一层。随着时间的推移、村落的重组,何顺明看护的山林面积越来越大,工作也愈发辛苦,但他却一直将巡山护林视为最重要的使命,从未偷奸耍滑、撂过摊子。

砍刀、制服、水壶、喇叭……无论天晴下雨,他每天都会全副武装上山。森林火灾高发季,一天甚至要花上十几个小时进山巡查。

巡逻山林、记录情况、摸清隐患……得益于他的敬业,青龙村多年来从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以前只能靠人力扯着个铁皮大喇叭使劲喊,现在都是带一个电子喇叭放,人轻松多了。”何顺明说,自己买的、村上发的各种扩音设备已经更换了三四十个,护林日志也写了四十多本。

跋山涉水五十多年,何顺明自己也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无论是荒坡还是丛林,溪旁还是山洞,仅靠着一双眼、两条腿,他的脚印遍布整个林区。风吹日晒,何顺明身上护林员的马甲、臂章已逐渐泛黄。光阴偷偷溜走,当年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那个青春身影,如今已是两鬓苍白。

考验:再难再苦不退缩

谈起从事护林工作以来遇到的困难,何顺明愣了愣,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你都被别人打到沟里去了,你记不得了呀?”老伴忍不住补充。

“那个也没什么。就是有人要去砍树,他们不听劝导,双方就起了冲突。”何顺明平淡地说。

事情发生在80年代,在一次巡山中,何顺明发现有一伙陌生人带着锯子、斧头,正准备砍树。“不能砍树!不能砍树!你们赶紧离开!”何顺明急声劝导。对方人多势众,看见何顺明就一个人,压根不放在眼里,自顾自地砍树。林区平时少有人来,也没有通讯设备,短时间内何顺明等不到任何增援。

“要是跑回去再找人,树都被砍完了。”情急之下,何顺明冲上去便要抢夺伐木工具。在十几人的“围攻”下,他迅速落入下风。即便被打,何顺明也没跑,一股要拼了命的架势。看到何顺明这么“玩命”,盗树的人也慌了,在把他打倒后就脱身跑掉了。

“万幸的是,树保住了。我当时也放倒了两三个人,还把他们的锯子弄坏了!”何顺明不自觉地声音放大,坦言现在遇到了类似情境也会冲上去,只要看见了就不会退缩。

不仅是武斗毫不怯场,智斗上何顺明也颇有心得。为防止盗采盗伐行为发生,何顺明经常改变巡林方式,有时白天巡护,有时夜间蹲守,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以前农村建房喜欢用木头做梁柱,因此盗砍集体林场树木的现象十分严重。”何顺明介绍,有人甚至专门盗伐木头卖钱,大白天在树林里选择好的树木下锯砍伐,利用夜间到林场按建房所需选取适中的木材搬回家,留下的树头树尾第二天再堂而皇之地搬回去。遇到护林员和派出所民警,便谎称是别人盗采后自己捡到的。

发现相关情况后,何顺明就经常带着干粮蹲守追踪偷盗者,最多的一晚,他曾救回了72根木头。偷盗者对何顺明又恨又怕,可乡亲们都信任他、支持他,他的腰杆更硬,干劲儿更足了。这一干,就干了55年。

“政府还给我发了个奖状表扬我工作做得好嘞。”何顺明神情中透着自豪。

坚守:一草一木皆是情

山河无言,但一草一木都记录着踏石留印的坚实步履,一沟一壑都见证了默默坚守的力量。碧玉似的山林,枝头高挂的鸟巢,野蛮生长的茅草……这些对何顺明来说已无比熟悉。

从7点到10点,何顺明终于绕着农户村居走到了一处开阔地。在向四周仔细巡查,确认一切正常后,他才坐到树荫下,打开水瓶“咕噜噜”灌上几口凉水。阳光下,他满脸是汗,脸上还沾着草屑。“你看那棵润楠,还是我最先发现的,现在都长得快有我腰粗了!前些年有人进山要砍它,还好被我拦下了。”

在何顺明看护的林区范围内,生长有60余株国家级野生二级保护树种润楠,虽然2022年才被发现,正式进入保护范围,但何顺明已经看顾它们数十年。得知它们的珍贵性后,何顺明更是每天都会去看看树木的生长情况,还经常对周边群众和入山人员开展保护宣传,对田野和林中放羊的牧民进行劝阻。在巡山的过程中,也更加留意山里的植物,希望每一种珍贵植物都能被发现和保护起来。

前不久,四川师范大学的师生要到青龙村深山里去寻找同乐寨遗迹,调查碑刻文化。杳无人烟的寨子,密密麻麻的树林,荆棘丛生的路,一座又一座的深山,几乎没人知道去往同乐寨的路。镇村干部找到了何顺明,向他了解有没有人能帮忙带路。何顺明一听,说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片山,更了解这些路,主动请缨为大家带路。考虑到他的年龄问题,一路上,村干部都劝他安全为重,慢点走。可没想到,即使他在前面费工夫用砍刀开路,后面的年轻人也追不上他的脚步,时不时还需要何顺明停下等待。

“山里的一草一木早就印在我的心里,每次巡山都是在认亲,在山里找个路对我来说很简单。”55年来,何顺明日复一日地重复并享受着护林生活。他守护的不只是大山,更是自己的那份责任与初心。风吹过,绿叶轻摇,大山也亲切回应着他。

来源:垫江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荚天宇、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