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赏花游如何做足“花”文章
升级花样 拓展花边 补强花链

二月十六日,重庆园博园的椿寒樱娇艳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踏春赏花。通讯员 王加喜 摄\视觉重庆
一场春雨,绿了枝头,粉了枝丫。近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梅花、椿寒樱、玉兰、油菜花……浪漫绽放,繁花似锦,山城逐渐成了花城,赏花游也渐次拉开大幕,热度持续攀升。
在“旅游者定义旅游业”时代,重庆赏花游如何才能升级“花样”、拓展“花边”、补强“花链”,赋能乡村,激活消费?连日来,重庆日报记者就此作了调查。
赏花游渐次拉开大幕
2月19日上午,记者走进重庆园博园,这里早已“春色满园关不住”——樱花、梅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置身其中,犹如行走在诗画中。
园内,游人如织,或打卡拍照,或遛娃逗乐,或休闲健身……一派兴盛繁荣之景。“我们每年春天必来这里拍照打卡,看到这么美的花儿,心情很愉悦。”市民张阿姨领着一帮闺蜜,不停地在花树边摆造型,拍照、拍视频,爽朗的笑声、喝彩声,让春日丽景中的园林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花“绘”春光,不止重庆园博园。在重庆南山植物园、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照母山森林公园、鸿恩寺森林公园、忠县白公生态文化公园、南川区大观镇梅华园等地,同样也已花开成海,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市民游客前往赏花探春。
来自多家OTA(在线旅行社)平台数据显示,自元宵节以来,各大平台已出现第一波预订春游产品的高峰。在诸多踏青玩法中,赏花游最受欢迎,相关景区门票的订单量同比增长逾40%,赏花游已渐次拉开大幕。
接下来,随着我市各区县的油菜花、桃花、梨花、李花等农旅结合的乡村赏花游“上架”,花经济将进一步释放出澎湃活力。
消费向新,大数据为市场“画像”
受制于天气、花期、营销等诸多因素影响的赏花游,如何才能避免“昙花一现”,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双向奔赴,推动景区提质增效、乡村促民增收呢?
多家OTA平台为赏花游进行了大数据“画像”:
在客群方面,途牛数据显示,女性游客是赏花游的消费主导,出游人次占比接近61%。年龄上看,26岁到35岁的中青年游客,以及55岁以上的“银发族”是赏花游的主力。
在花的种类方面,去哪儿数据显示,油菜花、樱花、桃花、李花等花海面积较大、更易出片的赏花目的地,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度更高。
在玩法方面,携程数据显示,拥有新场景、新消费、新业态的赏花游目的地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赏花+美食”“赏花+体育”“赏花+音乐”“赏花+潮玩”等融合产品,以及附加着研学、露营、夜经济等新模式。
此外,“国风赏花”“寻宝小众花”等也开始成为年轻人赏花的新趋势,相关笔记攻略在大众点评等“种草”型平台上热度攀升。
“如今随着飞机、高铁、高速路等交通网络的便捷化,旅游流速已变得更远、更快、更自由,再加上赏花游往往又叠加着性价比超高的错峰游,因此‘错过一片花海,可能就是一脚油’的事情。”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重庆文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教授称。
“花开不败”,要有新业态、深体验、数字化
赏花游具有潮汐特征。那么,在新消费趋势下,赏花游目的地如何向新而动,实现“花开不败”呢?业内人士建言,要升级“花样”、拓展“花边”、补强“花链”。
“促进赏花游提质增效,首先要升级新玩法,通过跨界融合、协同创新,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玩得更尽兴。”重庆朗萨航空产业集团董事长徐小龙深有感触地说。
这段时间来,随着两江新区明月湖的美人梅、丛生红梅等多个品种的梅花陆续盛开,并汇聚成2万平方米的花海,从空中俯瞰,十分壮观。朗萨航空随即开辟出“开往春天的飞机”航线,让赏花经济叠加起低空经济。
该航线从两江新区龙兴通用机场起飞,全程30分钟,可将明月湖、龙盛新城风光尽收眼底,沿途还能欣赏到赛力斯超级工厂和龙兴足球场。
“该航线推出后,生意非常火爆,我们尽管投用了10多架飞机(双座和四座),但在高峰时,游客仍需排队。”徐小龙说。
除了业态创新,在罗兹柏看来,赏花游还需在深度体验上下功夫。他称,当前,我国的旅游消费正从观光向度假、体验全面升级,游客旅游方式逐渐向休闲、度假、参赛、康养等多目的综合性活动转变,旅游过程中的跨业态、多场景消费特征愈发显著。借花“圈粉”,需要进一步围绕“可游可赏、可听可看、可品可尝”,着力拓展“赏花+”全产业链,把融合文章往深里做,用全领域、多角度、深层次的“花花世界”,为游客提供深度的体验,进而激发消费潜能。
“当前,文旅消费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做强赏花游,还需要拥抱数字化。”携程集团区域政务总经理张大伟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国民旅游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出游目的地选择从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而言,以线上渠道为主,总体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其中,短视频平台位居第一,占比69.3%;网络社群平台位居第二,占比59.7%;亲朋好友推荐位于第三,占比51.1%;景区(目的地)官方网站、在线旅游服务商排名第四、第五,占比分别为47.6%和34.6%。数字技术正激发着年轻人的文旅消费热情。
“这几年来,在短视频和其他新媒体的助推下,通过网络‘蝴蝶效应’,产生了不少网红目的地,掀起现象级消费。这也为赏花游目的地建设带来启示,要强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塑造品牌IP,进而使‘美丽颜值’变为‘经济产值’。”张大伟说。(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韩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