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个林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成果应用在梁平落地

近日,梁平双桂集团利用“林地经营权+生态产品价值”作为抵押品,成功向重庆银行梁平支行贷款4500万元。这一案例标志着全市首个林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成果应用在梁平落地,率先将生态资产转化为可抵押的“绿色信用证”,打破了生态产品“度量难、交易难、变现难”局面。
“2024年底通过流转,我们取得了竹山镇大塘村、猎神村1053亩集体林地的经营权,并向银行提供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结果,成功获得授信贷款4500万元,用于发展林下产业。”双桂集团董事、财务总监涂小军介绍,这样不仅让“林权”变现,还能带动农民增收。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作为全市集体林权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区,近年来,梁平以湿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为试点,逐步深化国有林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并延伸至全域林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不断完善核算方法、路径、评价指标体系,让每片森林的生态价值都变成可计算的“数字资产”。
“我们主要是从物质供给、生物多样性等供给服务价值,水源涵养、固碳释氧等调节服务价值,旅游康养等文化服务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核算,目前,已成功核算出全区的林业生态产品价值为718.52亿元。”区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邱景娇介绍。
此外,梁平区成功核算出国有林场10万亩林地生态产品价值17.14亿元并纳入企业资产表,梁平东山林场和竹海林场依据此成果制定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林业发展规划和资源管理策略,进一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梁平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为区域绿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全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宝贵经验。“我们将继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充分利用好核算出来的结果,建立多方共认的森林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和转换方式。同时,鼓励支持各种经营主体,通过流转林地申请抵押贷款,开展经营项目,让生态资本真正成为可循环、可持续的‘绿色银行’,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邱景娇说。(周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第37个爱国卫生月启动 健康集市受市民青睐
- 重庆市第37个爱国卫生月现场宣传活动暨“健康集市”主题活动现场。重庆市卫健委供图 人民网重庆4月15日电 (陈琦)健康公园打卡、健康脱口秀、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义诊……4月15日,重庆市第37个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在南岸区启动,这也是重庆举办的首场市级健康集市,将健康送到群众身边。…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