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两地携手开展公路防汛保畅联合实战演练

人民网重庆5月13日电 (陈琦、刘敏)为落实交通运输部防汛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川渝公路防汛抢险一体化应急体系建设。5月13日,由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年川渝公路防汛保畅实战演练举行。演练通过模拟多场景、多变的突发状况,全方位检验跨区域、跨部门协同作战水平。
联合演练现场。重庆市交通运输委供图
本次演练模拟重庆涪陵区境内持续暴雨、多处受灾情况:国道319线K2380+100处边坡大面积滑坡,造成道路交通中断;险情造成多台社会车辆受困,并有车辆被掩埋,人员伤亡情况不明,边坡存在二次塌方风险;就近绕行路线X815线由于河水暴涨造成K2+100处涵洞被冲毁,形成约40米长公路缺口,绕行路线亦被阻断……
演练中,重庆市公路事务中心启动Ⅱ级预警响应后,涪陵区交通、公路部门利用边坡智能传感器、无人机巡查、卫星遥感技术检测、桥梁健康监测、视频监控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开展风险预警监测。国道319涪陵段交通中断后,抢险技术组利用测绘无人机开展垮方区勘察,通过BIM+GIS可视化应急救援平台,实现物联网设备联动,保障救援人员安全。重庆公路应急抢险队利用无人机投送饮用水、高能食品等应急物资,为被困群众提供应急物资。消防部门使用生命探测仪搜寻定位被埋车辆和人员位置。
本次演练指挥职责分工明确,抢险人员、应急人员快速响应,成功完成交通组织、应急物资调配与投送、无人机灾情侦察及救助、边坡监测预警、高边坡排危、边坡垮方体清理等8个科目、14个具体场景演练。
据介绍,川渝两地地形复杂,公路交通网络密集,地质灾害和交通事故风险交织。近年来,川渝两地打破行政壁垒,签署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联动协议》,以“跨区域、全链条”的思维重构应急管理体系,通过联合演练验证应急预案的衔接性与指挥系统的兼容性,全力守护川渝地区交通“大动脉”安全畅通。
作为川渝交通应急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后的首场大型演练,本次演练共有来自四川省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重庆公路应急抢险指挥及物资储备中心、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涪陵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等8支队150余名抢险救援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演练,出动长臂挖掘机、无人机、消防车、救护车等35台套应急装备,帐篷、安全帽、救生衣、标志标牌等2000余件应急物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