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产业协作 共建产业生态
渝西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集群化发展

重庆建雅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焊接作业。记者 周传勇 摄/视觉重庆
5月13日,位于合川区的重庆安瑞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瑞光电)仓库内,工人们全神贯注地清点着一箱箱新能源汽车注塑件。这些零件来自璧山企业重庆奥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方汽车),今年双方合作金额预计突破1000万元。
企业优势互补、紧密协作,才能实现产业集群化、协同化发展。5月13—14日,记者深入合川、潼南、璧山、铜梁等渝西区县,探访各区县、各企业强化产业协作、共建产业生态,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生动故事。
量身定制生产线
企业订单良品率提高20%
奥方汽车表处件生产线上,一套套成品洁净亮眼。每年,这条生产线能产出近60万套产品,其中70%是安瑞光电的订单。“这条生产线就是安瑞光电‘救活’的。”奥方汽车总经理张斌感慨。
故事要从2023年说起。在一家下游企业的年会上,张斌和安瑞光电主要负责人成东风在交谈中惊喜地发现,奥方汽车的产品正是安瑞光电苦苦寻觅的。
“我们此前的表处件主要由四川广安的一家企业提供,但对方主要生产摩托车零部件,汽车零部件良品率仅有70%。”成东风回忆,他们走访了周边区县不少企业,始终没找到合适的供应商。
“当时安瑞光电专门派人到公司进行考察,尽管产品类型是对方需要的,但产品质量却没有达到要求。”张斌说,当时奥方汽车有一条表处件生产线因订单不足长期闲置,只有拿到充足的订单才能让生产线运转起来。而安瑞光电的需求量非常可观,为此,奥方汽车投入900万元购买了自动化设备。
“升级后,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张斌介绍,如今整条生产线已实现自动化生产,人力成本也降低了30%。
“奥方汽车提供的产品良品率能够达到90%,目前在重庆没有几家企业能达到。”成东风说,今年公司的订单量猛增,有两个项目即将投产,届时还需要奥方汽车的协助,预计双方今年的合作金额将从此前的每年约300万元突破到1000万元。
“以老带新”推动转型
“作坊”升级成半自动化车间
今年,位于铜梁的重庆益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安汽车)年产值有望达到1.8亿元。这家小企业已连续10余年保持增长态势,其背后最大的助力来自位于合川的重庆建雅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雅汽车)。
时间回到2009年。当时的益安汽车主要生产电动摩托车零部件,年产值约3500万元。“当时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的订单也越来越少。”益安汽车总经理胡兴云说,为谋求长远发展,公司决定转型做汽车零部件。
胡兴云找上了建雅汽车。“益安汽车原本跟我们就有过合作,彼此熟悉。”建雅汽车采购计划负责人张远平回忆,当时对方提出要转型做汽车制动鼓,恰好这也是公司需要采购的零部件之一,双方一拍即合。
然而,转型之路困难重重。汽车零部件对产品质量、公司管理等都有更高要求,益安汽车上下一时难以适应。“以前公司属于‘作坊式’生产,生产效率低,人员管理粗放,缺少正规规章制度。”胡兴云说,他们邀请建雅汽车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在硬件上,根据建雅汽车的实际需求和行业发展实际,投入1000多万元购买、升级设备;在软件上,建立合理的生产、管理制度,并组织全体员工、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学习。
2010年,益安汽车完成升级并正式投产。胡兴云说,在生产过程中,建雅汽车还专门安排技术人员指导,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使车间实现了半自动化生产。如今,益安汽车每年从建雅汽车获得的订单金额已达2500万元。
“目前公司在渝西八区有十多个供应商,大家在合作中相互支持,实现共赢。”张远平介绍,公司生产的驱动桥产品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今年订单量还在增加,更需要上下游企业跨区通力协作。
龙头企业带动发展
循环协作实现报废料再利用
5月14日,位于合川的重庆顺博铝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博铝合金)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有序忙碌,全市三分之一的再生铝都产自这里。
“除了正常的订单交易,客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报废料会运回公司进行加工再利用。这既能帮助客户降低成本,也能为公司增加收益。”顺博铝合金行政部部长童曹鑫说,以璧山企业重庆瑞通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双方每年在再生铝供应和报废料回收方面的交易总额高达1亿元,实现了优势互补。
“龙头企业是实现跨区域协作的关键力量,也是带动区内配套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合川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合川积极构建“龙头企业+配套企业”产业生态圈,发挥重庆平伟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伟汽车)、安瑞光电等链主企业的虹吸效应,吸引21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形成涵盖电驱动、内外饰等领域的产业集群。
以平伟汽车为例,其拥有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新能源电池箱体生产车间,是全国箱体品类最齐全的厂家。去年7月,合川区内企业重庆天驰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驰宇汽车)与平伟汽车建立合作关系,平伟汽车为其提供设备、技术支持和订单,不仅提升了天驰宇汽车的生产水平,还实现了本地交易,同一订单的物流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二。目前,天驰宇汽车近六成订单来自平伟汽车,去年年产值超过8000万元,今年有望冲刺1.5亿元。
“今年,合川将进一步挖掘长安、赛力斯等整车配套及平伟汽车、安瑞光电等区内链主企业上下游配套资源,完善补链延链目标企业名录,力争全年招引汽车零部件项目30个、协议金额110亿元。”上述负责人表示,围绕平伟汽车、安瑞光电等“链主”企业,合川还将针对性制定产业链培育工作方案,强化用地、人才、金融等服务保障,力争培育百亿级产业链集群,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冲刺220亿元年产值。(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周传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