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

北碚:19项清单解锁“两山”转化密码

2025年07月28日11:04 |
小字号

近日,北碚区人大常委会交出《缙云山保护立法调研问题清单》,19项条款直指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的平衡点,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深深扎根在绿水青山间。

作为重庆主城“绿肺”,缙云山因跨区域管理、保护与发展矛盾等问题长期制约治理效能。2025年重庆市人大将《缙云山保护条例》纳入立法调研计划后,北碚区人大常委会迅速锁定“保护范围模糊、权责交叉、生态补偿不足、原住民权益保障缺位”四大核心矛盾,启动系统性调研。

“防火期民宿停业半年,合规经营者盼出路”“景区纸质票导致交通拥堵,原住民出行不便”……今年5月以来,立法调研团队深入澄江镇缙云村、北泉村等地,通过30余场座谈会、2000余人次走访,收集到300余条带着“泥土气息”的建议。这些诉求最终凝练为清单中“优化防火期经营管理”“推行电子票务系统”等具体条款。

“核心保护区能否建防火水池?可参照《国家公园法(草案)》细化标准。”在西南大学基层立法联系点,生态专家与街道信息员的讨论,催生了“分类管控保护区设施建设”的条款。这得益于北碚区创新的“1+3+N”调研模式——以高校智库为核心,联动专家团队与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实地走访、专题座谈、论证会等载体,借助37个基层联系单位、代表“微信联民群”等渠道,构建起民意直达立法环节的“快车道”。

针对山火暴露的设施短板,清单吸纳“分类明确防灾设施类型”建议;回应发展诉求,提出“鼓励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破解“九龙治水”困局,明确“建立统一管理执法机制”……19项条款沿着“体制破题—空间管控—权益平衡—长效保障”逻辑链条,既坚守生态红线,又为合理发展留足空间。

“保护与发展不是对立的,关键是划清边界、明确规则,让绿水青山能变现、群众能受益。”北碚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这份问题清单为参考,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起草好相关调研报告,让立法各环节都听到人民的声音。(汪纪梅、游文鑫)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