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大国工匠”共同倡议 开展十大合作助企解难题

人民网重庆9月26日电 (陈琦、刘敏)9月25日,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分论坛——川渝两地工匠合作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论坛现场,川渝“大国工匠”代表联合签署《川渝工匠助企行十大合作事项倡议书》,将通过开展十大合作事项,促进川渝工匠助企合作。
川渝两地工匠合作论坛。刘敏摄
在川渝两地工匠合作论坛主旨演讲环节,四川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其斌,重庆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余季平分别发表主旨演讲,围绕川渝工匠协作、助力企业发展展开阐述。主旨演讲后,两人共同为川渝创新联盟单位代表授予“创新工作室联盟任务书”,标志着两地工匠创新协作迈入新阶段。
“大国需要工匠,大国培育工匠,大国成就工匠。”来自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的“大国工匠”崔兴国表示,参加助企行,是自我成长过程,也是向别人学习的机会。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川渝工匠助企行十大合作事项倡议书》,“大国工匠”潘玉华、彭祥华、崔兴国、刘源、刘辉、韩世海、杨波等川渝两地代表共同上台签署倡议书,倡议两地工匠通过开展技术攻关联合协作、技能人才联合培训、师徒结对联合传技等十项合作,全方位搭建川渝工匠助企合作框架。
在“师带徒”结对环节,来自四川的潘玉华与徒弟文泽海、彭祥华与徒弟刘小东,来自重庆的刘辉与徒弟蒋伟、韩世海与徒弟高爽签署师徒协议,4对师徒将以“传帮带”的传统模式,推动工匠精神与技能经验代代传承。
论坛分享环节,来自川渝两地的“大国工匠”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以技能服务企业、助力产业升级的故事。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机电维修首席技能大师刘源,作为全国总工会首批“大国工匠培训计划”入选者,分享了自己从普通维修工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历程。
“在培训中,航空航天、高铁制造领域的工匠分享突破核心技术的经历,院士解读智能制造趋势,让我明白‘工匠精神’不仅是技艺积累,更要敢于创新。”刘源介绍,在全国总工会和重庆市总工会引领下,长安汽车积极参与产教融合,今年4月,“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联盟”成立,整合73家院校和企业资源,构建“双元育人”模式,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形成“企业提需求、院校育人才、双方共创新”的良性循环。
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公司项目负责人杨波用实际案例展现工匠助企的实效。他曾为奉节至巫山大桥建设项目提供钢锚梁钢牛腿焊接技术指导,还为全国多家盐化工企业诊断制盐核心设备锈蚀问题、定制修复方案。“帮助企业破解难题的同时,我也收获了技术灵感。”今年,杨波研究的“制盐设备复合金属材料腐锈蚀修复技术”获重庆市优秀工法。在担任全国职工技能大赛重庆选拔赛集训指导专家时,杨波为5所高职院校开展宣讲实训,走进7家企业交流人才培养心得,累计指导焊接技能人才1200余人,用行动践行工匠担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