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區丁山鎮狸獅村:保下桂花樹 吃上“生態飯”

保下一棵桂花古樹同時,也喚醒了綦江區丁山鎮狸獅村的綠色發展理念。“村裡調整了發展思路,將良好的生態環境變成發展優勢,現在全村大部分村民吃上了‘生態飯’。”7月23日,曾任狸獅村第一書記,現任狸獅駐村工作隊隊長的丁山鎮副鎮長鄒顯躍說,去年全村人均收入達到1.3萬元,較2017年增長1/3以上。
由拒售桂花古樹引發的思考
海拔1100米的狸獅村六社,一株兩人合抱粗細的金桂樹正在風中舒展著葉片,發出“沙沙”的響聲。
“開花時節,風一吹,幾乎全村都能聞到淡淡的桂花香。”狸獅村綜服專干劉權康說。這棵桂花樹雖然有數百年歷史,但以前村民們認為它除了樹齡大一些、樹干粗一些,與其它樹也沒啥不同。
狸獅村與貴州省坭壩鎮毗鄰,坐落於大婁山脈一深谷中。村中間有一兩平方公裡的平壩,四周高山合圍,僅東部與外界相通。曾經,這裡是丁山最偏僻、產業發展最落后的村之一。村裡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婦女主要靠種糧食維生。
十幾年前,一位老板聽說了狸獅村的古桂花樹,爬上山看后大為驚喜,當場決定花數萬元買下。
住在桂花古樹旁的帥培書回憶說,當時大家爭論一陣后,淳朴地認為,這是老祖宗留下的“風水樹”,不能賣!而且,根據古樹保護政策,這棵樹也不能被買賣。
但這件事,也激發了村民的思考:在狸獅這樣邊遠的純農業村,到底什麼最值錢?
綠色生產模式開新路
在離桂花古樹不遠的山腰上,是村裡的楊梅廣場。廣場四周,翠綠的楊梅樹,為大山披上綠裝。
“我們這幾年靠發展楊梅產業,揚眉吐氣了!”鄒顯躍說。2018年3月,鄒顯躍被派駐到狸獅村任第一書記,當時村裡幾乎沒有產業。在院壩座談會上,一位老人談起桂花古樹的往事,讓鄒顯躍意識到“綠色”就是狸獅的底色,生態才是狸獅最重要的資源。
在走訪中,他又了解到山腰有50畝荒廢的楊梅林。這片楊梅林是十幾年前種下的,但結出的楊梅又小又酸,沒人要。
鄒顯躍請來市農科院的專家“把脈”,並從自己老家南川請來發展楊梅的業主謝菊平,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管理楊梅林。通過加強肥水管理和修枝剪形,當年楊梅樹長勢就比往年好得多,村裡還舉辦首屆楊梅採摘節,宣傳狸獅楊梅品牌。
第二年,通過精心管護后,狸獅楊梅的品質得到大幅提升。在舉辦第二屆楊梅採摘節前,每公斤楊梅價格提升到40元,比頭一年翻了一番。
“楊梅賣得比豬肉還貴,賣得出去嗎?”不少村民表示懷疑。“桂花古樹為什麼值錢?不就是因為打了‘生態牌’嗎?”鄒顯躍說,狸獅楊梅不打農藥,隻用農家肥,品質佳,口感好,不愁沒買家。果然,當年6月來的游客有近萬人次,比頭年又翻了一番多,收入是頭一年的兩倍以上。
嘗到甜頭后,狸獅將楊梅種植面積擴大到350畝,並於去年申請到“綠色食品”認証。走出楊梅的綠色發展路子后,村裡發展其他產業也有了思路:由專家指導發展的60多畝玄參等中藥材基地,採用綠色、天然的標准化種植,價格比普通中藥材高10%﹔楠竹筍、土蜂蜜等,也按相關綠色標准進行……
綠色景觀也賺錢
狸獅海拔在750米到1300米之間,是納涼的好去處。村裡有個觀景台,位於一塊高聳的獨石上,能鳥瞰全村。
村裡有幾幢農房正在裝修,戶主專門保留了其巴渝風的外貌,准備將它打造成農家樂或民宿。現在,村裡桂花古樹旁的荒坡建起了休憩平台,鋪上碎石,植上花草,安設了秋千和休閑長椅。住在桂花古樹旁的劉德林將自己石瓦結構的老房子整修后,請人畫上花鳥圖案,也准備打造民宿。
“我們這裡生態好,發展休閑產業的潛力巨大。”鄒顯躍說,這裡與區內著名的納涼地郭扶鎮高廟村相距15公裡,到貴州泥壩也隻要5公裡,可形成納涼“金三角”。近年來,該村積極吸引年輕人回流,走農旅融合路子推動村裡發展,游客來了可以賞綠色景觀、吃綠色食品,同時帶動村民吃上“旅游飯”。 (羅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五裡坡自然保護區“申遺”成功
- 重慶五裡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巫山縣林業局供圖 人民網重慶7月28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姚於)“五裡坡,通過!祝賀!”今晚,在中國福州召開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重慶五裡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神農架世界自然遺產邊界調整)申遺項目通過審議,正式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