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要聞

發揮高校自身優勢 助力重慶主城都市區“五座城”建設

2021年11月03日14:46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重慶11月3日電 (劉政寧、姚於)如何推動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深度參與主城都市區“五座城”建設?11月2日,重慶市委教育工委組織在渝本科高校黨委書記、校長,走進西部(重慶)科學城、禮嘉智慧公園、廣陽島等地,感受科技智慧在城市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活動中,諸多高校代表也開啟“頭腦風暴”,暢談了高校參與城市建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案例及經驗、建議。

  市委教育工委書記黃政表示,高校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既是高校的使命擔當,也是高校加快發展的必由之路,工委教委將充分發揮高校人才、科技和智力優勢,以融入區域重大發展戰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引導高校統籌整合資源,找准目標定位,明確重點任務,為重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企業增產上百億

  這支高校研發團隊功不可沒

  禮嘉智慧公園,位於禮嘉半島核心區域,園區以白雲寨、白雲山、白雲湖、金海灣四大生態公園為基礎,在這裡的展館中還能領略到智慧安防系統、智能環衛系統、智能水系統等前沿科技的魅力。

  “我們學校的技術成果就曾用於這裡的自動駕駛巴士中。”重慶文理學院黨委書記孫澤平介紹,近年來學校相繼在技術領域發力,取得了系列成果,其中自主研發的銀納米線材料可開發出98英寸超大柔性觸摸屏,為重慶京東方首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新增產值上百億元。

  “這是重慶文理學院新材料技術研究團隊的重要科研成果,也是我們在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中交出的成績單。” 孫澤平表示,學校團隊還研發了無線充電技術,可為智能機器人提供安全快速大功率無線充電,目前已獲得歐盟准入証明,這些成果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並正在實現產業化。

  廢油“變身”

  高校技術助力生態環境建設

  “學校開發的油水真空分離技術,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重慶工商大學校長孫芳城在談到高校服務城市經濟建設時表示,學校深度參與了西部(重慶)科學城的建設。尤其是這項技術,可實現廢油再利用,目前已准備落地建廠,助力重慶市綠色發展。

  孫芳城還提到,由該校科研團隊開發的智能生態物聯網系統也在高新區落地。該系統主要用於森林防火、生物多樣性監測等方面。同時也可用於旅游景點人流監測。

  聚焦文化合作

  重慶應用數學中心成為首批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

  活動中,參會代表在廣陽島了解了生態修復項目,並參觀了廣陽營等歷史文化建筑。據了解,廣陽島堅持自然恢復為主,以“輕梳理”理念,對4平方公裡消落帶和2.7平方公裡山林進行自然恢復,最大程度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目前全島植物恢復到500余種,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鳥類增至190余種,吸引中華秋沙鴨等300余種動物生息繁衍,生物多樣性日趨豐富。

  “在國際人文交流、文化合作方面,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明顯的成效。” 重慶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曾禮介紹,重師擁有國際漢語推廣師資培訓基地等國家級平台,以及完善的幼教、小教等師資力量培育教學體系,“接下來我們將重點打造附屬中學等教育品牌、為入駐西部(重慶)科學城的創業者們,解決子女上學的后顧之憂。”

  在助推城市建設方面,曾禮介紹,去年由重慶師范大學牽頭的重慶應用數學中心成為首批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這也是高校助推城市建設的又一深度參與項目。

  據了解,目前重慶應用數學中心已准備通過數學算法的方式,來預測交通流量短期或長期的變化,在還沒有擁堵的情況下進行提前預判,讓路徑規劃與信號燈智能化,使得每個路口通行的車輛數量與速度能到達最優的方式。該團隊已聯合重慶市沙坪壩區交通委員會、重慶市交通信息中心、重慶市沙坪壩交通大隊等單位,在大學城片區進行示范點打造。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

  打通產學研創新鏈條

  本次活動中,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介紹,下一步重慶大學將圍繞重慶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技術、綠色環保等戰略新興產業和電子、汽摩、裝備制造、消費品、原材料等支柱產業加強人才培養,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和創新引領。

  重慶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李天安介紹,近年來,該校聯合長江航道局建成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三峽水運新通道、重慶至涪陵4.5米水深整治、黃金水道通過能力提升等多項關鍵技術攻關,有力促進長江黃金水道發揮黃金效益。

  在打通產學研創新鏈條,發揮高校智庫作用方面,重慶交通大學也發揮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優勢,聯合市交通局、市航交所等共建長江上游航運發展研究中心,研究重大戰略、體制機制、航運政策等,先后完成果園港口岸開放、國家物流樞紐、保稅物流中心等重大決策咨詢報告,為政府政策制定、企業決策提供智力支撐。

(責編:黃凌、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