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政協聚焦重點任務建言履職 推動“渝事好商量” 助解難題3000余件

人民網重慶1月12日電 (胡虹)12日上午,政協重慶市第六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市人民大禮堂開幕。王炯代表政協重慶市第五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工作報告,對過去五年工作進行了回顧。
助推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圍繞編制、實施重慶市“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組織委員協商建言,被市委、市政府吸納。引導委員2000余人次緊扣全市“雙穩”開展調研,提出建議800余條。開展“智匯經濟圈”工作,圍繞西部金融中心打造等建諍言、獻良策。
助力創造高品質生活取得明顯進展。聚焦城市更新提升行動重點協商,就“兩江四岸”治理、城市功能名片打造組織視察調研,助力現代國際都市建設。圍繞農村生態宜居建設、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等廣泛協商。調研大健康產業,聯合民革中央連續4年舉辦中國•重慶(石柱)康養大會。
助推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實現新的突破。圍繞不動產登記改革、旅游供給側改革等工作議政建言。持續跟進協商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建設問題,圍繞打造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中西部國際交往中心等深入研究,舉辦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13+1”省區市政協聯合協商,履職成果轉化為全國“兩會”聯名提案和會議發言,一些建議被國家有關規劃採納。
助力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落實市委交辦“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調研任務。舉辦首屆長江經濟帶11省市政協“共抓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共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研討會,就出台《長江保護法》等建言獻策。履行璧南河河長制職責,助推璧南河水質持續向好。
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取得良好開局。主席班子成員分題調研“兩中心兩地”建設。組織委員就“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出建議1300余條。組織視察調研,助力構建“一區兩群”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加強同四川省政協聯系合作,組織住川渝全國政協委員提交聯名提案,《關於支持建設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的提案》被列為全國政協重點提案辦理。
市政協落實市委要求,聚焦“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穩定經濟大盤、穩住社會大局”等中心任務,逐年推進重點履職活動,開展協商69次、調研58項、通報74次、視察62次,履職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
過去五年,市政協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推動“渝事好商量”,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完善協商議政工作格局。堅持黨委會同政府、政協制定年度協商計劃制度,圍繞市委交辦任務謀劃年度重點履職。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形成以全體會議協商為龍頭,各類協商形式生動實踐的協商議政格局。深化“智慧政協”建設,搭建遠程協商系統,開展網絡議政20余次、遠程協商60余場。
健全協商議政制度體系。以政協章程為基礎,開展“制度建設年”活動,完成履職工作、管理服務、運行保障等各類制度立改廢59項,推進政協協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開展“制度落實年”及“回頭看”活動,探索市政協工作質量保証機制建設,優化110余項重點工作流程。
創新開展“渝事好商量”協商工作。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機銜接,指導38個區縣政協在鎮街就地就近建立議事場所1千余個,2萬余委員、5萬余群眾開展協商活動2千余場,助解難題3千余件。
深化協商式監督實踐。將監督性議題納入年度協商計劃,開展監督10余次。落實市總河長令要求,連續4年組織委員2萬余人次開展監督性調研視察活動,就“三排”“三亂”“三率”問題反映線索近2千條,得到較好解決。推薦委員參與黨政部門監督工作,放大民主監督效能。
改進經常性工作提升協商實效。優化政協會議活動流程,改進文風會風。修訂提案工作條例、重點提案遴選與督辦辦法,優化提案工作各環節機制,五年來辦理提案5286件,市領導督辦重點提案130件。修訂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條例,引導委員報送信息4988篇,被全國政協採用325篇。不斷改進視察調研機制,形成高質量成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