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均衡開花”

重醫附屬兒童醫院兩江院區,在網上預約就診的市民可自助簽到,十分便捷。(本報資料圖片)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核心提示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重點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
如何化解醫療資源缺乏的結構性難題,彌合不同地區以及城鄉之間的醫療資源不均衡?看病難、看病貴如何解決?近日,記者連線了在北京參會的全國人大代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院長李秋和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孫貴銀,請他們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均衡開花”支招。
把“病有所醫”變為“病有良醫”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這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讓我深感責任在肩。”這幾天,李秋反復學習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醫療衛生”方面的內容,思考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如何讓優質醫療資源“沉下去”,把“病有所醫”變為“病有良醫”。
作為連任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閉會期間,李秋發揮專業優勢,曾到黔江、彭水、江津等兒科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對口支援,組織專家下沉基層醫院。
針對醫療資源不均衡的問題,近年來,兒童醫院作出了積極的嘗試。“例如組建了重兒兒科醫師聯盟,在有需求的基層醫院選派專家擔任‘學術主任’等,都取得了較好效果。”李秋介紹。
千方百計滿足群眾就醫用藥需求
“政府工作報告讓我們充滿了干勁。”孫貴銀介紹,近幾年,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圍繞“千方百計滿足群眾就醫用藥需求”下功夫,著力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醫院緊緊抓住成為重慶大學直屬附屬醫院這一契機,開啟了醫院由臨床型向高水平研究型教學醫院轉型升級的全新篇章。依托重慶大學科研平台和科研資源,實施了一大批醫工融合、院企合作項目和市級博士后科研項目,整合組建15個教學課程組,8名專家獲得重慶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資格,科研、教學能力得到極大提升,為提升臨床診療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讓優質醫療資源加速走近百姓
解決優質醫療資源稀缺問題不能一蹴而就。可喜的是,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醫聯體等成功經驗和模式正在向更大范圍和領域推廣。
在李秋看來,“應充分發揮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作用,推動區域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帶動提高區域內兒童醫療、教學、科研及預防保健服務水平,促進區域間兒科醫療服務同質化,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李秋建議,要努力實現醫療服務同質化,積極開展與醫療資源匱乏地區間結對幫扶,著力拓展遠程醫療服務內涵,通過遠程會診、遠程查房、遠程示教、遠程培訓等形式,拿出硬招實招,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同質化下沉。
對此,孫貴銀也十分贊同。他表示,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首先是要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優化就診流程。
“可以通過大力推進互聯網醫院建設和預約診療、診間掃碼支付等制度,創新便民就醫舉措,拓展醫療服務途徑、延伸醫療服務范圍,努力做到讓人民群眾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孫貴銀說,還要積極落實分級診療制度,建議政府部門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和各級配套設施,優化財政投入的結構和方式,明確醫共體法律定位,醫共體成員間權責、義務等多方面問題,讓分級診療制度落地,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本報首席記者 周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商品房買賣成為消費者維權熱點 法官以案說法
- 人民網重慶3月10日電 (劉政寧、實習生越倚航)“近兩年多來,我們共受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13950件,佔消費糾紛案件的49%。”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之際,3月10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召開“司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近兩年該院及轄區基層人民法院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基本情況,並發布十個涉消費糾紛典型案例。…
- 夏泳: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注入"數智能量"
- 人民網重慶3月10日電 (胡虹)在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重慶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夏泳在談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時表示,為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經濟中心,重慶移動重點從加快新基建、開展數字創新、推動產業數字化等方面助力成渝地區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具體包括:加快建設“千兆城市群”,全力打造西部領先的雙千兆能力,2023年,實現5G網絡覆蓋70%以上的行政村以及100%鄉鎮以上的所有區域,在重慶打造1000個高品質千兆示范小區﹔積極落實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建強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成渝樞紐節點﹔加快大數據創新應用,推動數字創新在文旅、金融、數字政府等領域落地﹔大力推廣5G行業應用,廣泛支撐制造、農業、醫療、市政等領域數字化轉型。…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