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鄉村學校少年宮為農村孩子打造成長樂園

活動現場。重慶市文明辦供圖
巧手繡編、創意藍染、蔬菜學堂……3月16日,在潼南區人民小學舉行的重慶市2023年鄉村學校少年宮培訓暨述職考評工作會(潼南會場)現場,十余所學校學生現場展示在鄉村學校少年宮的收獲,吸引了來自涪陵、沙坪壩、巴南、合川、璧山、武隆、墊江、雲陽、彭水的100余所鄉村學校少年宮負責人前來觀摩學習。
一張張天真可愛的自畫像、一幅幅描繪春天的畫作、一件件精致的手工藝品,走進潼南區人民小學,校門口國畫社同學們的各種美術作品讓人目不暇接﹔球場上,足球隊的孩子們正跟隨老師開展日常訓練,小小的足球在他們的腳下不停穿梭翻滾,歡樂的笑容洋溢在每個孩子臉上﹔教學樓裡,舞蹈隊、合唱團、陶藝社等社團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同學們興致勃勃地跟著老師學習,樂在其中。
活動現場。重慶市文明辦供圖
教學樓旁一個錯落有致的“蔬菜學堂實踐基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學校利用教學樓頂和旁邊的空地,為全校學生打造了一個2000多平米的星空農場,春光明媚,同學們自己種植的油菜花開得正艷,金燦燦的一片,美不勝收。“在這裡,每個班都有一塊自己的責任田,同學們利用社團和勞動課的時間參與勞動,傳承農耕文化,弘揚勞動精神。”學校有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學校鄉村少年宮成立以來,學校以此為載體,不僅開設了多個社團,還開展了“蔬香學堂”、“廚藝小課堂”等系列勞動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學校操場上,潼南區15所鄉村學校少年宮、4所鄉村“復興少年宮”的孩子們以歌舞表演、特色工作坊的形式,展示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成果。
用鉛筆在一張白布上勾勒出圖畫,用蠟刀上蠟然后染色,在潼南區朝陽小學的展台前,來自藍染創意坊的同學們正在進行蠟染。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朝陽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於2016年就開設了藍染活動小組,將傳統文化搬進校園。“藍染分為扎染、蠟染、型糊染和藍布創意,我喜歡畫畫,加入了藍染創意坊,我多了一門手藝,也讓心靈得到美化!”五年級的李頊陽樂呵呵地說。
活動現場。重慶市文明辦供圖
在壽橋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鞋墊繡工藝坊展區裡,男生劉才銘一手拿鞋墊、一手握針線,繡起鞋墊來,嫻熟的動作絲毫不輸一旁的幾名女生,“長線、長針、打十字叉,這些都是繡鞋墊的基本功,我學了差不多一年就比較熟練了。”據了解,壽橋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自2013年成立以來,扎實開展活動,學校現已成立了繡鞋墊兒、剪紙、書法、手工制作等16個活動項目,讓學生豐富了生活,培養了能力,增長了才藝。
近年來,潼南區通過提質鄉村學校少年宮、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管理,15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優化“六個一”“一宮一品”建設,4所鄉村“復興少年宮”完成活動陣地和師資隊伍建設,持續向農村孩子開設剪紙、竹編、扎染、排球等100余項特色課程,開展各類實踐活動1500余場,累計約3萬農村孩子獲益。
不止是潼南區,全市目前共建成鄉村學校少年宮790所,為農村孩子搭建了一個培養興趣、增添快樂、陶冶情操、增長知識、提高素質的重要平台。在述職考評工作會上,24所學校少年宮負責人圍繞鄉村學校少年宮師資隊伍、活動開展、項目成績、標識設施等情況進行工作述職。
“重慶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已開展十余年,覆蓋面不斷擴大,活動內容不斷豐富,先進典型不斷涌現,各學校在配齊設施設備、整合陣地資源、創新工作方式等方面狠下功夫,極大豐富了農村學生精神文化生活。”市委宣傳部未成年人工作處處長李恬說,今年還將新建35所鄉村“復興少年宮”,下一步,要完善運行機制,強化資源整合,拓寬保障渠道,同時,各學校要將先進學校的優秀經驗轉化為本校鄉村學校少年宮發展的重要參考,促進全市鄉村學校少年宮工作整體提升,為農村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提供更好的舞台、更優的資源。
來源:重慶市文明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