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原創

9人新入選 重慶已有47名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2023年04月13日19:15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陳曉虎主持設計的重慶東水門大橋。受訪者供圖

陳曉虎主持設計的重慶東水門大橋。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重慶4月13日電 (胡虹)12日,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重慶市人社局聯合公布了第六屆“重慶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名單,重慶廣陽島綠色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王岳、重慶大學建筑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杜春蘭、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陳曉虎等9人入選。截至目前,重慶已有47名“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評選“重慶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已成為重慶勘察設計行業培養領軍人物、促進行業創新創造和創先爭優的重要平台,對提升全市勘察設計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全國也產生了較好的影響。

本次入選的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杜春蘭,長期致力於山地城鎮景觀規劃設計、地景規劃與生態修復、園林歷史與遺產保護、當代景觀理論等研究。主持並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及面上項目、“十三五”“十二五”國家科技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國家、省部級課題二十余項,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勘察設計一等獎、優秀規劃設計一等獎、國際風景園林設計卓越獎等。

重慶市勘測院總工程師馮永能,主持完成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6號線、環線、15號線等10余條軌道線路近600公裡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牽頭完成重慶市大劇院、重慶市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等數十個岩土工程勘察重點項目。

來自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的陳曉虎,長期致力於大型橋梁設計創新和工程實踐,先后獲得華夏建設科技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詹天佑獎及多項國家和省部級工程勘察設計獎。他將BIM三維正向設計應用於橋梁建設全過程,獲得多個全國BIM獎項。主持完成國內外跨海跨江大橋工程30多項,重慶市東水門長江大橋、千厮門嘉陵江大橋、紅岩村嘉陵江大橋等項目都是他的作品。通過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的研發與應用,為推動橋梁工程工業化、綠色化高質量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此外,他還主編國內外專著3本,主持科研項目10余項,是入選重慶市英才計劃“名家名師”唯一一名橋梁設計師。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正打造“工程設計之都”,“十四五”時期將充分發揮勘察設計在城市建設中的靈魂先導作用,持續推進工程勘察設計行業體制改革,並評選一批市級勘察設計大師和優秀青年設計師,激勵全市勘察設計人員爭優創先。

據悉,“重慶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自2007年起由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重慶市人社局組織開展評選,每兩年評選一次,迄今共評出“工程勘察設計大師”47名,通過評選出一批市級勘察設計大師和優秀青年設計師,帶動了行業技術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此次入選的9名大師,在勘察設計行業內資歷深厚,重慶很多市民耳熟能詳的項目均出自他們之手。

第六屆“重慶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名單:

王   岳 重慶廣陽島綠色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馮永能 重慶市勘測院

杜春蘭 重慶大學建筑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吳夢軍 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

吳蔚蘭 中機中聯工程有限公司

陳曉虎 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

胡朝暉 中冶賽迪集團有限公司

祖福興 中鐵長江交通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薛    巍 中煤科工重慶設計研究院 (集團)有限公司

(責編:劉政寧、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腫瘤防治宣傳周:三大結節離“癌”有多遠?
  活動現場。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供圖 人民網重慶4月13日電 (陳琦)每年的4月15日-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9人新入選 重慶已有47名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陳曉虎主持設計的重慶東水門大橋。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重慶4月13日電 (胡虹)12日,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重慶市人社局聯合公布了第六屆“重慶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名單,重慶廣陽島綠色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王岳、重慶大學建筑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杜春蘭、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陳曉虎等9人入選。…
科技部等多部門制定意見支持西部科學城加快建設
  人民網重慶4月13日電 (胡虹)為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支持成渝地區以“一城多園”模式加快建設西部科學城,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由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民銀行、國資委、海關總署、知識產權局、中科院、工程院、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制定的《關於進一步支持西部科學城加快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於4月12日正式發布。 《意見》的主要目標為:以西部(成都)科學城、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西部(重慶)科學城、中國(綿陽)科技城作為先行啟動區,加快形成連片發展態勢和集聚發展效應,有力帶動成渝地區全面發展,形成定位清晰、優勢互補、分工明確的協同創新網絡,逐步構建“核心帶動、多點支撐、整體協同”的發展態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