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開展“關愛水生野生動物 共建生態文明”主題科普活動
2023年04月14日11:30 |

4月13日,重慶市農業綜合執法總隊、永川區農業農村委等聯合開展以“關愛水生野生動物 共建生態文明”為主題的2023年世界海豚日暨小海豚見面會科普宣傳活動,來自重慶市九龍坡區石坪橋小學的45名師生代表參與體驗。
每年的4月14日是世界海豚日,旨在提升公眾對這種海洋哺乳動物的保護意識。本次與公眾見面的寬吻海豚,是重慶市在陸基飼養環境下首例成功繁育的案例,現已七個月大,1.4米,體重約30千克,聰明的它還熟練掌握了正面游、反面游、跳躍等各種游泳技能。
“十年禁漁”正式實施以來,重慶市各級農業農村、公安、市場監管、交通、水利等相關部門多措並舉有序推進禁捕工作,查處了一系列非法捕撈及其利益鏈條的案件。從去年監測的初步結果來看,漁業資源總量開始明顯恢復,魚類種群結構有所改善,長江鱘、胭脂魚、岩原鯉等珍稀物種出現頻率明顯增加,禁捕工作成效初顯。
“自2010年重慶啟動天然漁業資源增殖工程以來,全市已累計投放各類珍貴瀕危物種和經濟魚類苗種5.4億尾,為保護‘生命長江’做出了積極貢獻。”重慶市農業綜合執法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舉辦此次活動既是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協作機制落地見效的具體體現,也是一次開展普法宣傳和傳播科普知識的重要活動。
該負責人提醒:相關群體和個人未經科學論証和依法批准,擅自進行的“放生”活動,既不科學、也不規范,甚至還違法,特別是違規“放生”外來物種、雜交種的行為,更會帶來生態安全風險隱患。對各類非法捕撈行為及其利益鏈條,以及違法“放生”行為,重慶市農業綜合執法總隊都將持續依法予以嚴厲打擊。(王雨竹)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扎根基層30余年 她為殘疾人撐起一片天
- 她,扎根基層30余年,用心用情將法治故事講到殘疾人心坎上,將法律溫情傳遞給特殊群體。她叫李紅纓,在重慶市南岸區殘聯從事殘疾人法制宣傳、法律援助、信訪穩定、文化體育等工作,至今已有33個年頭。…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