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圖

質量好銷量好口碑好 “重慶造”汽車走俏“一帶一路”市場

2023年10月19日07:59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瞬間1  2023年1月12日,500輛上汽紅岩消防車啟程奔赴中亞。

瞬間1

2023年1月12日,500輛上汽紅岩消防車啟程奔赴中亞。

瞬間2  2023年4月18日,長安發布“海納百川”計劃。

瞬間2

2023年4月18日,長安發布“海納百川”計劃。

瞬間3  2023年6月17日,賽力斯汽車啟動首次歐洲萬裡行活動。

瞬間3

2023年6月17日,賽力斯汽車啟動首次歐洲萬裡行活動。

前不久的德國慕尼黑車展上,長安旗下阿維塔的新車型引起海外觀眾的關注。(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前不久的德國慕尼黑車展上,長安旗下阿維塔的新車型引起海外觀眾的關注。(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202.7億元

今年前8月,重慶市汽車出口23.2萬輛,同比增長23.2%,價值202.7億元,增長49.4%。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8674輛,增長1.3倍,價值12.5億元,增長2.1倍。

前3

今年1—7月份,長安汽車在中國汽車出口企業中排名前三。長安已構建起“六國十地”的全球研發布局,匯聚全球近30個國家1.7萬余人的工程技術團隊。

195%

上汽紅岩今年1—8月海外整體銷量同比增長195%,個別區域同比增長甚至達到255%。

70余個

賽力斯汽車產品已經遠銷南美、非洲、中東、東南亞,以及歐洲等全球70余個國家和地區。

10月15日,賽力斯汽車海外事業部負責人再次收到了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經銷商King Garment Textile的催促。“我們盡快達成合作吧。”這位經銷商最近看中了賽力斯藍電E5車型,十分想將該車型拿到烏茲別克斯坦去銷售。像這樣的海外業務,賽力斯汽車最近已經接到好多單。

無獨有偶,就在幾天前,長安汽車與數十名墨西哥經銷商簽約,正式啟動了長安在墨西哥汽車渠道入網,入網渠道規模超5萬台/年。

“重慶造”汽車在海外市場越來越受青睞。

數據說話——重慶海關統計顯示,今年前8個月,重慶出口汽車23.2萬輛,同比增長23.2%。而2020年,重慶出口汽車才9.1萬輛。不到三年,銷量翻了一番。

這些增量,大部分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借勢出海

展現優秀產品力

10月12日,萬裡之外的坦桑尼亞。

上汽紅岩KD工廠裡,一輛輛紅岩牽引車正在加快組裝、調試、下線。這些車輛不僅在坦桑尼亞本地銷售,而且還將供給周邊多個非洲國家市場。

“客戶選擇我們的汽車產品,首先是來自需求的增長。”上汽紅岩海外板塊的一位負責人表示,目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物流、社會服務等領域的建設都在不斷提速,對相關商用車和專業車輛的需求大幅增長。

除了非洲,上汽紅岩不久前還出口了100輛智能重卡和500輛上汽紅岩消防車到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和地區。

汽車是高價值產品,客戶在購買時一定會貨比三家。“重慶造”憑什麼受到青睞?

在King Garment Textile看來,重慶的汽車產品無論是質量,還是性能都不錯,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此外,重慶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外觀、智能化等方面也很優秀。

以他“相中”的藍電E5車型為例。這是一款電混中型SUV,採用了賽力斯DE-i超級電驅智能平台,綜合續航裡程可達1150公裡,並搭載HUAWEI Hicar3.0智能系統,無論是動力、空間、配置,還是性價比,在烏茲別克斯坦市場都有極大優勢。

“可以說,‘重慶造’汽車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名聲越來越響亮。”賽力斯汽車的印尼經銷商PT.PTYUNINA表示,這些汽車的產品質量穩定,工廠還運用了智能化技術,極大地保障了產能,帶動了本地工人的就業。

從東盟到南美,從中亞、中東到非洲再到歐洲,重慶汽車產業圍繞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在“出海”中注重共贏生態的構建、完善,收獲了廣泛認同,也進一步樹立起品牌效應。甚至有國家慕名而來,主動邀請重慶車企前往落戶。

此前,泰國為吸引長安在當地建廠,先后出台了包括稅費減免、消費現金補貼、投資扶持等一系列產業政策。

長安布局泰國,也是好處多多:不但可進一步拓展在泰國汽車市場的份額,還可發揮在東南亞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提升國際競爭力。

長安汽車海外業務負責人表示,目前,共建國家汽車等重點產品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進一步降低,汽車零部件流通成本減少,產業鏈供應鏈融合,數字經濟、綠色經濟合作催生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應用。這些都為重慶汽車產業的“出海”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1—7月份,國內汽車出口253.3萬輛,長安汽車在中國汽車出口企業中排名前三。俄羅斯、沙特、秘魯為長安出口前三大市場,分別達到4萬輛、2萬輛和1萬輛的出口量級。

其他重慶車企的成績也十分亮眼,上汽紅岩1—8月海外整體銷量同比增長195%,個別區域同比增長甚至達到255%﹔賽力斯汽車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出口的汽車,從2019年的200箱到2022年的5000箱,增長25倍﹔睿藍汽車今年上半年也出口了3000多輛汽車到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靠硬實力

支撐海外攻略

“重慶造”汽車能在海外走到這一步,非常不容易。

從在海外市場籍籍無名,到獲得市場的認可,長安汽車經歷了七八年的艱難進取。

2015年底,長安汽車進軍沙特市場遭遇“當頭一棒”:由於初期沒有全鏈條銷售經驗,售后管理能力不高,經銷商的經驗也不足,長安在沙特的業務一度舉步維艱,當地用戶也一度看低中國品牌。

痛定思痛,長安汽車瞄准中東市場的本地化需求,鉚足了勁“大干一仗”。

例如,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地氣候和道路條件,長安技術人員開著車“扎”進了沙漠,進行本地化極熱測試。在幾年的時間裡,他們“不知晒脫了多少層皮”,極大提升了產品的可靠性。

同時,長安基於當地人口、文化等方面的消費特征,對產品進行了個性化配置,讓汽車更實用的同時更加智能。

准備功夫做到位。長安承諾,為汽車提供5年15萬公裡的超長質保政策,后來的UNI系列更是提供了6年20萬公裡的超長質保政策。長安“值得信賴的中國品牌”形象,開始在沙特樹立起來。

如今,長安在沙特市場的用戶已累計突破6萬人,年銷量從幾百輛,增加到3萬多輛,長安也成為首個進入沙特汽車市場銷量前十的中國品牌。

長安拿下沙特市場,最終靠的是產業積累和核心技術。經過努力,長安構建起“六國十地”的全球研發布局,建設有16個技術、產品研發中心,17家科技公司,匯聚全球近30個國家1.7萬余人的工程技術團隊。無論是整車、底盤,還是發動機、變速器,長安都能完全自主開發。

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發,讓長安汽車在新能源、智能化、造型設計、智能制造等能力上,讓行業人士豎起大拇指。目前,長安的足跡已遍布全球70余個國家及地區,形成了包括中東北非、中南美、亞太等在內的、多個重點萬輛級核心區域市場。

賽力斯汽車的“出海”經歷與長安類似。從2016年開始,該公司布局高端電動車的研發,近6年累計投入超100億元,擁有底盤、動力、車身、安全等領域近3000項核心技術專利,實現了多車型精益、柔性、數字、智慧、定制和生態生產。

目前,賽力斯汽車產品已經遠銷南美、非洲、中東、東南亞,以及歐洲等全球70余個國家和地區,並在海外逐步建立起1000余家營銷服務網絡、3個營銷服務中心、8個KD組裝廠。

上汽紅岩則憑借電池、電控、電驅三大核心技術,構建起氫能重卡和純電動重卡兩大產品矩陣和“高性能、高效率、零污染”的一站式新能源解決方案。目前,該公司海外市場已經從傳統的東南亞、非洲,拓展到南美、中亞、中東等。

車企成功的背后,凸顯的是重慶汽車產業的國際整體競爭力。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重慶已形成十多家整車企業為骨干、上千家配套企業為支撐的“1+10+1000”優勢汽車產業集群,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總體處於西部領先水平。

與其他國際汽車品牌相比,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中國品牌和“重慶造”參與國際競爭最大的優勢。

加快布局

打造世界一流

海外發展勢頭如火如荼,重慶的造車人卻頭腦冷靜,把眼光投向更遠的未來。

長安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乃至中國汽車目前的貿易模式下,品牌推廣主要由海外經銷商負責,品牌國際化打造路徑尚不明確,未形成統一的海外品牌價值體系、運營管理體系,全球化品牌力仍然較弱。

“重慶汽車‘新賽道’產業鏈布局深度還不夠。”市場觀察人士曲雲超表示,例如電芯核心技術掌握不足,功率半導體等高技術壁壘部件布局不足,電池原材料沒有涉足,成本控制能力、供應鏈穩定性均存在一定風險。

針對上述問題,重慶汽車產業謀劃何種解法?

2023年4月,長安汽車發布了“海納百川”計劃,令業內人士眼前一亮。

未來,長安將著力加快產品和產能布局,到2030年推出不少於60款全球產品﹔持續打造智能、低碳、設計等品牌標簽,加強深藍品牌、阿維塔品牌海外建設。

此外,長安計劃到2030年,在海外市場構建20余個本地化營銷組織,海外網點數量突破3000家,並加快布局歐洲、美洲、中東及非洲、亞太、獨聯體五大區域市場。

有車企龍頭當先鋒,“重慶造”汽車全力開拓海外市場、布局海外產能,打造世界一流。

賽力斯汽車未來就將借助SERES電動車及東風風光乘用車的產品優勢,在歐洲建立營銷公司,在非洲、美洲建立銷售服務中心。該公司還將依托印尼生產基地,充分發揮本地化制造優勢及東盟各國關稅同盟的優勢,以印尼為中心輻射東南亞及周邊市場,為國際化布局奠定堅實基礎。

上汽紅岩未來將以滿足市場需求和建立全球品牌為導向,穩步推進從單一貿易向生產本地化轉變,從傳統能源向“傳統能源+新能源”雙輪驅動轉變,從屬地化貿易向屬地化經營轉變。

實際上,眾多重慶車企還懷揣著一個共同的願望——借力海外市場,優化產品結構,讓汽車利潤更高。

“我們要利用海外市場支撐完成‘新賽道’的轉換。”賽力斯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公司出口車型已由低端的微型商用車躍升到高端智能電動車,出口單價由5千美元提升到最高超過4萬美元(出口歐洲的賽力斯5終端零售價超過6萬美元)。

記者從市級有關部門了解到,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我市正在醞釀促進“重慶造”品牌國際化發展的相關規劃,未來將促進與海外重點國家或地區開展產品准入政策研究交流、標准法規互認等。

同時,重慶還將加強海外金融服務支持,擴大在出口重點市場的金融支持服務,並幫助國際汽車物流企業提升競爭力,讓“重慶造”汽車在共建國家站穩腳跟、大步邁進。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