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巫溪縣全力打造全國道地中藥材發展高地

發布會現場。巫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11月23日,重慶市巫溪縣舉辦2023中藥材產業發展發布會舉行。截至目前,該縣在地藥材面積突破40萬畝,預計今年產值將達到12.8億元。
據了解,巫溪縣地處渝陝鄂三省市交界處,素有“天然藥海”之稱。現有藥用價值的地產中藥材2932種,佔全市藥用動植物總數的50.2%,其中常用藥材320種,品種數量居重慶之首。
近年來,巫溪確定了“一主兩輔”主導產業,即以烤魚為主的預制菜產業、以獨活為主的中醫藥產業、以老鷹茶為主的休閑制品產業,並成立了中藥材產業發展指揮部,將中藥材產業作為重點產業進行打造。
目前,以蘭英、雙陽、通城、天元、長桂和紅池壩鎮為核心的中藥材種植示范園區初具規模,以鳳凰和尖山工業園為核心的中藥材精深加工園加快建設,中藥材產業實現恢復性、飛躍性發展。
巫溪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巫溪縣人工種植的藥材面積達20.8萬畝,有一定種植規模的品種36個,其中,雲木香、黨參、厚朴、獨活、黃柏、杜仲6個品種面積上萬畝。同時,經過近兩年發展,現有2家中藥飲片加工企業全面投產,年加工能力達到1萬噸以上,打破了近15年來巫溪沒有中藥材精深加工企業的被動局面。
此外,該縣藥材產地粗加工能力也大幅提高,累計新建自動熱風循環烘干房87座,年烘干能力達2萬噸,核心示范區烘干問題基本解決﹔新建恆溫倉儲庫8000立方米,產地倉儲能力達2000噸。
在品牌培育方面,2006年“大寧黨參”成功注冊地理商標,款冬花、大寧黨參通過GAP認証,2018年蘭英鄉西安村中藥材(黨參)被評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基地村鎮”,2020年“巫溪獨活”取得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証,2022年雙陽鄉中藥材獨活基地認定為全國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
據悉,下一步,巫溪縣將圍繞道地藥材基源物種種質資源保護,建立種子種苗繁育基地、產品溯源系統及道地藥材基因庫﹔實施高標准農田改造,完善水肥一體化配套、產地初加工與倉儲設施,打造道地藥材標准生產基地﹔以“巫溪獨活”“大寧黨參”等國家級品牌為牽引,加快培育“巫溪太白貝母”等主要品種有機產品認証,開展藥食同源產品開發和品牌培育﹔構建產地加工儲藏體系,努力提升藥材初精加工水平,著力打造秦巴山區中藥材集散中心﹔引進培育中藥材精深加工企業,培育一批帶動能力強的經營主體,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推動中藥材產業提質增效。
“預計到2025年,全縣建成道地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3個,年加工、銷售中藥材2.5萬噸,全縣中藥材產業在地面積穩定在40萬畝以上,綜合產值達到15億元以上。力爭到2027年,中藥材在地面積達50萬畝,中藥材產業總產值突破20億元。”該負責人說。(蔣海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