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對話中互學互鑒、相知相親
希臘雅典衛城山腳下,雕塑家吳為山創作的青銅組雕作品《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 |
2023年7月,“中希文明互鑒青年行”暑期研學團的中國學生在希臘帕特雷教當地兒童寫漢字。 |
“神話國度 璀璨愛琴海——古希臘文明史詩”展於2023年12月19日在湖南博物院開幕。這是觀眾在欣賞古希臘文物。 |
希臘雅典衛城遠景。 |
2023年2月,中希文明互鑒中心成立儀式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復信雅典大學維爾維達基斯教授等希臘學者,祝賀中希文明互鑒中心成立。習近平主席的復信高度評價了中希建立文明互鑒中心的重大意義,再次倡導各文明加強交流互鑒,用好一切文明的精華,化解人類文明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必將有力引領百年變局下多元文明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前,本報記者前往採訪,感受中希文明交融之美。
“為不同文明間的比較研究提供新的見解和啟迪”
希臘雅典衛城山腳下,中國美術館館長、雕塑家吳為山創作的青銅組雕作品《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矗立於古市集遺址。在愛琴海的陽光下,孔子和蘇格拉底兩尊青銅雕像比肩而立,前者微微頷首,正視前方,眼神中盡顯睿智謙和﹔后者左手持書,右手舉起,口中似在喃喃細語。兩位偉大思想家跨越時空的論道,象征著人類文明的交流,傳遞出對文化共融、藝術共創、民心相通的期盼。
不遠處,坐落著希臘最古老的高等學府——雅典大學。此前,中希文明互鑒中心成立儀式就是在雅典大學禮堂舉行。習近平主席2019年對希臘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同希臘領導人共同倡導文明交流互鑒。訪后,雙方積極推動,由兩國各4所高校共同籌建該中心。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中希文明互鑒中心指導委員會主席、雅典大學教授斯泰利奧斯·維爾維達基斯表示,希中兩個文明古國成立從事文明交流互鑒、比較研究的專門機構,在世界范圍內具有開創意義。“共建中心的8所高校在人文學科領域有著深厚積澱,我們正在不斷努力做出成績,為不同文明間的比較研究提供新的見解和啟迪。”
成立一年來,在雙方密切配合下,中希文明互鑒中心活動不斷,收獲滿滿。中心8所高校協同中國外交部、教育部、國家版本館,以及希臘德爾菲歐洲文化中心等單位,在北京、重慶、雅典、帕特雷、德爾菲等地舉辦多場學術會議和研修班﹔中心成員單位之一的克裡特大學拍攝了一部關於希臘和中國古代醫學史的紀錄片,帕特雷大學則推出一系列比較視野下以希臘和中國哲學史為主題的出版物﹔去年11月,中心學術研究工程首批成果——共計202冊的“絲綢之路中外醫學交流文獻叢書”新書發布會舉辦,今年5月將推出學術研究工程第二批成果﹔在歐盟專項資金支持下,希方邀請美國、英國、意大利、新加坡等多國的高校研究人員與中國學者互訪,展開對東西方文明起源、歷史演進的學術探討……
中希文明互鑒中心中方主任、西南大學副校長崔延強表示,中心為中希教育合作、學術對話搭建新平台,並將在未來繼續攜手兩國高校,為兩國文明交流互鑒作出更多貢獻。
“擁有更多共同的青春夢想”
新學期剛開學,安娜·塞梅爾齊(中文名為安素娜)和同學菲利奧·埃萊妮·古拉就忙碌起來。她們是中希文明互鑒中心推動兩國高校開設的“中國—希臘文明比較”聯合學術型碩士項目的希臘學生,目前正在西南大學讀研究生一年級。去年9月,首批17名中外碩士生和10名博士生順利入讀該項目。
中希文明互鑒中心希方理事會副理事長、帕特雷大學哲學教授帕夫洛斯·康托斯表示,該項目是全球首個致力於推動希中兩大文明比較研究的碩士項目,學生將由兩國教師共同指導完成論文。他期待參與項目的兩國學子學有所成,為推動兩國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作出貢獻。
“中國歷史悠久,誕生過無數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在中國的學習讓我接觸到了孔子、孟子的文化思想,我希望能夠在這些思想中探索教育的哲學,向希臘介紹中華文明的精華。”安素娜本科就讀的是教育心理學專業,她對在兩國文明比較中所獲得的思想啟迪頗感驚喜。和她一樣,希臘學生古拉也是第一次來到中國。“一切都和原來想象的不一樣。”她告訴記者,通過半年學習,她發現了許多中西方哲學的不同之處,“在中國哲學中,孔子將‘仁’作為思想體系的核心概念,解釋為普遍道德原則,這樣的觀點讓我耳目一新。通過比較研究,我們加深了對不同哲學思想的理解,有助於找尋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哲學視角。”
在密切的學術交流和思想碰撞中,兩國學生感知著東西方文明的共性和差異。不久前,中國學生張蕊和希臘來訪的教授、學生前往重慶大足石刻參觀。“他們對崖壁上的石刻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對附近古鎮的建筑風格也很著迷。”張蕊說。
今年春天,西南大學研究生辛月來到克裡特大學,參加為期15天的春令營活動。“我本科學習的是歷史和文學,未來將攻讀哲學博士學位。這次文化交流讓以前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具象化地呈現在眼前。”她回憶道,“在希臘的場景式教學環節,我們從歷史遺址走到考古博物館,仿佛從歷史的縫隙裡走過,與古希臘文明隔空對話,並在與當地人的交談中感受歷史文化的變遷。”歷史學博士一年級學生李新建也參加了此次活動,他在希臘的博物館看到了小口尖底瓶,“和中國歷史上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中的典型代表陶器小口尖底瓶十分類似,陶器相似的造型和功能,彰顯著兩國燦爛文明的共同性。”回國后,李新建初步確定了博士論文選題,“這次春令營活動為我提供了更多研究思路,也拓展了歷史學習中的哲學思維。”
中希文明互鑒中心中方秘書長、西南大學教授王勇說,通過聯合學位、短期訪學等項目,兩國學生在一起交流學習,“擁有更多共同的青春夢想”——一些希臘學生希望在未來從事東西方經典的翻譯工作,做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不少中國學生也希望加入這項事業。王勇表示,中心希望通過學術研究、國際聯合人才培養和中外人文交流,打造兩國教育和文化交流旗艦型平台,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中尋求智慧,更好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
“書寫兩國人文交流合作新篇章”
將視線放遠。近年來,中希兩國人文交流合作扎實推進,呈現多點開花、全面發展的態勢,在文物、戲劇、旅游等領域的合作精彩紛呈。
作為文明古國,中國與希臘擁有眾多文化遺產,如何傳承和發揚這些人類文明寶藏,成為兩國文物合作的重點。除了互辦展覽,兩國文物部門在技術應用領域也開展諸多合作:2016年7月,中國故宮博物院和希臘研究與技術基金會共同建立的文物激光技術聯合實驗室揭牌﹔2021年12月,雙方又啟動了中國—希臘文物保護技術“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希臘研究與技術基金會主席內克塔裡奧斯·塔韋納拉基斯表示,聯合實驗室為兩國文物保護技術的深入交流合作搭建了更廣闊的平台,希望今后能與中國開展更加廣泛密切的合作。
為加強在水下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交流合作,中希兩國文物部門於2016年和2023年兩次簽署關於水下文化遺產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此外,中方控股的比雷埃夫斯港務局與希臘文化和體育部已簽署協議,提供約1.3萬平方米場地支持希臘水下考古博物館建設。希臘文化和體育部部長門佐尼表示,博物館建成后將開辟專區,展示來自中國的水下考古展品。
精彩的演出以更直觀的形式拉近了兩國民眾的距離。2023年12月,首屆“中希國際戲劇節”在雅典拉開帷幕,中國國家話劇院的話劇《蘭陵王》與當地華人出品的戲劇《新·白蛇傳奇》聯袂為近千名觀眾帶來頗具東方魅力的視聽盛宴。值得一提的是,《新·白蛇傳奇》將希臘神話中的醫術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故事與中國民間傳說《白蛇傳》的故事巧妙結合。表演中,既有希臘民族歌舞,也有由希臘武術演員演繹的中國功夫,以“中希合璧”的方式在戲劇舞台上演繹東西方兩大文明交流互鑒的獨特魅力。希臘國家劇院藝術總監莫斯霍斯表示,戲劇節是很好的文化交流機會,希望未來將古希臘的戲劇帶到中國。
在旅游領域,兩國旅游部門簽訂了《2022—2024年旅游領域聯合行動計劃》,在旅游推介、特色旅游、教育培訓、旅游投資等領域開展全方位交流合作。今年4月起,北京至雅典直航將從每周3班增至5班,上海至雅典直航也將開通。希臘旅游部秘書長弗盧裡斯表示,希中文旅交流合作有助於增進對彼此文化和文明的認識,促進相互理解。“兩國雖地理位置上相隔萬裡,但在心靈和思想上緊密相連。願書寫兩國人文交流合作新篇章,期待更多中國游客到訪希臘。”弗盧裡斯說。
“希臘和中國同為文明古國,為人類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當前背景下,積極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加強文明交流互鑒等,對於世界和平與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帕夫洛斯·康托斯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27日 1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