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大局實干擔當 依法履職提質增效
——在渝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2024年履職綜述

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聚焦熱點難點,建言獻策,助力改革發展﹔加強履職學習,更好發揮代表作用……2024年,在渝全國人大代表肩負使命重托,心懷“國之大者”,情系“民之望者”,服務大局實干擔當,依法履職提質增效,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助力國家戰略,服務中心大局
“重慶造”新能源汽車沿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出口,通過廣西欽州港,兩周內可抵達東盟。去年,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運輸貨物達96萬標箱,連續7年實現增長。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車累計發車5502車次,貨值超3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5%、39%。
不久前,由長江水利委會同陝西、甘肅、四川、重慶四地水行政主管部門編制完成的《嘉陵江流域綜合規劃》獲水利部批復,為推進嘉陵江流域水利高質量發展畫出路線圖和任務書。
……
這一系列成績和進展的背后,與重慶代表團提出的全團建議息息相關。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重慶代表團提出《關於在重慶設立西部綜合樞紐國際開放合作區的建議》《關於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綜合服務能力的建議》《關於全面提升長江上游航運能力的建議》這3件全團建議。其中,提升長江上游航運能力的建議是與四川代表團聯合提出的。
一年來,重慶代表團提出的全團建議,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家有關部委的重視和回應。2024年上半年以來,全國人大民委、全國人大財經委、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與國家發改委、金融監管總局、國鐵集團、海關總署等有關部委和單位,通過來渝座談、電話聯系等方式加強工作溝通,深入了解情況、聽取意見,認真開展研究辦理全團建議各項工作。
在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和支持配合下,建議辦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一系列政策、工作舉措及時出台、得以實施,有力推動國家重大戰略落實落地、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立足發展所需、基層所盼建言獻策
站位國家發展、立足重慶實際,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重慶代表團代表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科技自立自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國家戰略和全市中心工作,圍繞教育醫療、法治建設、就業養老等,提出了一系列高質量建議。
“去年,民營經濟促進法面向社會征求意見,草案中吸納了我提的部分建議。”全國人大代表陳瑋說。去年全國兩會上,她呼吁優化科技型企業評估方式,支持建立長效、精准、多層次的創新資本來源,為企業提供公平市場環境,保障創新成果得到合理回報。陳瑋的建議得到全國人大財經委、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的及時回應和高效辦理。2024年6月,國家有關單位組成調研組來渝,對重慶民營經濟發展情況進行深入調研。
廣泛收集民意、匯集民智,把發展所需、基層所盼帶上全國兩會,是全體在渝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盡責的生動縮影。
針對個別地方基礎教育階段違規招生現象,去年劉希婭提出了開展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專項督查的建議,呼吁建立全民督導機制,對各地落實招生制度情況進行專項督導,加大對違規招生相關責任主體的懲處力度。
建議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去年3月,教育部部署開展了2024年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專項行動。這是教育部首次以專項行動方式,對全國義務教育招生作出全面系統部署。“看到自己的建議成為教育部的專項行動,我備受鼓舞和振奮。”劉希婭說。
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大科學裝置,到加快建設國家醫學醫療“雙中心”、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從三峽庫區到武陵山區,從城鄉融合發展到具體民生事項改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重慶代表團全國人大代表向大會提出議案1件、建議184件。
民呼我應,助推改革發展民生改善
詢問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運營及渝車出海情況,了解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及上下游產業鏈發展及挑戰,調研科創基地建設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工作情況……近日,在渝全國人大代表前往沙坪壩區、兩江新區開展會前集中視察,為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准備。
開展專題調研,是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履職的法定形式。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既是國家戰略,也是在渝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的重要切入點。2024年6月,川渝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圍繞“推進成渝地區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主題,聯合開展專題調研。
5天調研中,代表們先后前往川渝21家高新技術企業及相關企業服務平台,深入了解企業在科技創新、生產運營、投融資、國際合作等方面的問題和訴求,為推動“協同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等積極出謀劃策。
去年底,部分在渝全國人大代表圍繞重慶市委關於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等部署要求,開展視察調研活動,深入了解我市城鄉融合發展和中醫藥康養產業發展情況,結合實際提出了很多有高度、有質量、操作性強的建議。
人大代表一頭連著黨和政府,一頭連著廣大群眾。在渝全國人大代表真正把深入基層、傾聽民意作為履職基本功,通過走訪調研傾聽群眾急難愁盼,了解經濟社會發展難點堵點。
作為一名基層村支書,全國人大代表毛相林繼續在田野上書寫履職答卷。2024年,他帶領下庄村依托650畝柑橘,打造民宿集群、農耕生活體驗作坊等,聚力發展鄉村旅游,全村接待游客10余萬人次。今年,他將進一步聚焦補齊鄉村振興短板弱項等發聲建言。
去年,全國人大代表黃大勇設立人大代表工作室。以此為載體,他調研保安群體19次67人,收集意見建議13條,全部及時轉交單位及相關部門處理並跟蹤督辦。走訪交流中,黃大勇對行業發展的認識更清晰,今年他將繼續為相關從業者和行業健康發展鼓與呼。
一年來,在渝全國人大代表們步履不停,他們堅守各自崗位,廣納基層民意,書寫著善作善成的答卷。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在即,代表們肩負重任、胸懷期盼,聚焦國家發展、重慶使命和群眾所願所盼,帶著收獲和思考赴京履職,為國家改革發展和現代化新重慶建設貢獻新的智慧和力量。(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王亞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時俠聯:以法治之力守護長江生態之美
- “重慶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最后’一道關口,守護‘一江碧水向東流’,全市檢察機關必須扛起‘上游責任’,展現‘上游擔當’。”當選為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重慶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時俠聯一直思考著如何充分履行檢察職能,切實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以法治之力守護長江生態之美。…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