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新使命 展現新擔當 全力助推現代化新重慶建設
——住渝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2024年履職綜述

2024年是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一年來,住渝全國政協委員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扛起新使命、展現新擔當,以高質量履職全力助推現代化新重慶建設。
積極助力國家重大戰略在重慶落地實施
2024年是重慶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勢見效、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提質增效、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縱深推進,“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持續壯大、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提速發展、實數融合全面深化,18項成果入選全國數字化轉型和人工智能賦能典型案例……
一系列成績的背后,離不開住渝全國政協委員的積極建言資政——去年全國兩會期間,住渝全國政協委員提交個人提案100件,立案81件,參與提案聯名214人次,聯名提交了4份提案,其中2份被遴選為2024年度全國政協重點提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委在辦理回復中表示,將在申報重大項目、搭建產業轉移對接平台等相關事項上給予重慶支持。
住渝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的《關於支持重慶打造國家“一帶一路”科技合作樞紐的提案》,科技部牽頭辦理並表示將在科技交流大會機制化、參與國際科技合作、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重慶支持。
圍繞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住渝鄂兩地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關於延續征收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的提案》,獲得財政部重視並會同水利部開展研究評估。
過去一年,住渝全國政協委員在全國政協常委會、聯動協商會、理論研討會、全國政協來渝調研座談會、專題議政會、財政部征求意見座談會等工作活動上發言30余人次,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等方面建言獻策。上報全國政協社情民意信息114篇,採用86篇,涉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多個領域,實現寬范圍、多角度參政議政。
自覺投身協商議政第一線具體實踐
2024年,住渝全國政協委員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切實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尤其是對人民政協工作的要求,強化使命和責任擔當,自覺投身協商議政第一線的具體實踐,更好服務黨委政府的科學決策、有效施策。
閉會期間,住渝全國政協委員參加全國政協組織的履職活動30余人次,分別參加全國暨地方政協教科衛體委工作座談會、民盟經濟論壇、長江畫卷採風團調研、全國政協理論研討會、“共護一江清水,助推綠色發展”“環秦嶺地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共抓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共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協商研討活動10多批次。委員們緊緊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發展中重大現實問題,把調研了解掌握的情況、搜集的意見訴求帶到各類協商議政會議上,把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推進工作的實際舉措。
張興海、余國東、高琳、張睿等委員應邀參加重慶市政協組織的調研視察活動共計50多人次,參加“加快推動我市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渝黔政協合力推進烏江航道能力提升”等調研視察履職活動20多批次,為推動科學民主決策積極建言獻計。
去年9月,在全國政協第六次遠程協商會“扎實有序推進城市更新改造”重慶分會場,與會人員以“提升老舊小區改造水平”為題發言,提出的關於破解改造過程中資金籌集平衡難、公共設施配建難、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協調難、長效管護難等“四難”問題的建議得到高度重視,會后還轉化為單篇信息轉相關部委研究處理。
情系民生共謀福祉畫好最大同心圓
2024年,住渝全國政協委員積極踐行“人民政協為人民”理念,情系民生共謀福祉,畫好最大同心圓,推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走深走實。
去年3月,剛參加完全國兩會的委員們回到工作崗位后,第一時間進學校、進農家、進會場,以“小故事”講“大道理”,把“熱氣騰騰”的兩會精神及時傳遞到基層一線。委員們精心烹制的“精神大餐”春風化雨浸潤群眾的心田。不少聽眾表示:“聽了宣講我們信心更足了。”
“目前月收入是多少?”“在工作中還有哪些困難和問題?”去年全國政協總工會界別組織部分委員赴青海、西藏、福建等地開展集體調研,深入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和諧勞動關系構建等方面的調查研究。
住渝全國政協委員盧躍富參與了這一調研,對當前產業工人的技術培訓、職業發展、福利保障等情況有了更深入了解。他表示,產業工人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但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以來,與黨中央要求和廣大產業工人期盼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今年全國兩會,他將繼續呼吁提高產業工人的待遇和福利保障,健全相關激勵機制,進一步增強廣大產業工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據統計,2024年,依托“渝事好商量”“委員工作室”平台,住渝全國政協委員30余人次走進基層一線,走近界別群眾,更好地發揮思想引領、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的作用。這不僅是委員們為“國之大者”謀與思、為“民之關切”鼓與呼的使命與擔當,也是委員“政協情懷”可感可知的生動詮釋。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市政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更好地為住渝全國委員履職創造條件、搭建平台,激勵廣大委員奮力書寫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精彩答卷。(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羅靜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時俠聯:以法治之力守護長江生態之美
- “重慶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最后’一道關口,守護‘一江碧水向東流’,全市檢察機關必須扛起‘上游責任’,展現‘上游擔當’。”當選為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重慶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時俠聯一直思考著如何充分履行檢察職能,切實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以法治之力守護長江生態之美。…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