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渝全國政協委員提交聯名提案建議:
進一步支持重慶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定位之一。近年來,重慶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取得積極進展。今年全國兩會上,住渝全國政協委員提交聯名提案,呼吁進一步支持重慶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專章部署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去年3月,中央科技委員會印發《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總體方案》,將成渝地區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納入國家創新體系布局。
近年來,重慶一體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取得了可喜成績。據《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4》,重慶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為77.77%,位居全國第7位、西部第1位。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重慶在全球創新指數創新集群百強榜排名從88位上升至39位。
但是,對標黨中央、國務院要求,重慶科技創新整體水平仍有不小差距。一是戰略科技力量布局不足,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僅12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僅1家。二是產業科技創新支撐力量不足,進入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的企業僅1家,入圍2024民營企業研發投入、發明專利500強榜單的企業僅8家和12家。三是高質量科技成果供給不足,全市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7.15件,低於全國平均值。
聯名提案為此呼吁國家層面加大支持力度,幫助重慶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一是支持重慶高水平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和兩江協同創新區,批復建設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引導和支持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向重慶轉移布局或進行基地、分支機構建設,優化東西部重大科技資源結構,支持重慶建設一批高能級創新平台,推動以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引領,與戰略科技力量協同推進創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創新策源地建設。
二是支持重慶實施一批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將重慶市具有領先優勢和比較優勢的技術方向納入國家重大重點研發計劃,支持重慶圍繞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重點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三是支持重慶“兩重”項目建設,將重慶市符合“兩重”建設方向的創新基礎設施和重大平台項目納入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范圍。支持重慶實驗室立足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需求,推動重慶在國家科技創新中發揮關鍵支撐作用。
四是支持重慶在科技創新人才培育等領域改革先行先試,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支持建設現代產業學院和未來技術學院。(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羅靜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